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榜样 >  往届回顾 >  2014年 >  10月 >  第三周榜单
[孝老爱亲]雷锋精神的“践行者”——记北京市公安局公交总队大屯站派出所民警姚金国
首都文明网 2014-10-20

  一、简介

  姚金国,男,1956年生,北京市公安局公交总队大屯站派出所内勤民警,副调研员。他在单位工作优异,被同事喊作“姚大哥”;他是家中“顶梁柱”,常年照顾父母和瘫痪的妹妹;他积极投身社区公益活动,人称“姚师傅”;他十几年照顾两位孤寡,被老人呼做“警察儿子”;他带领的服务团队,是雷锋精神的“践行者”。

  二、主要事迹

雷锋精神的“践行者”——记北京市公安局公交总队大屯站派出所民警姚金国

  姚金国,1973年5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为北京市公安局公交总队大屯站派出所内勤民警,副调研员。他几十年如一日,勤奋工作,爱岗敬业。生活中,他孝敬父母,撑起家的蓝天。他义务照顾孤寡老人,热心公益,带领团队,践行着雷锋精神。

  从“老大哥”到“顶梁柱”

  姚金国是大屯站派出所的一名老同志,白天,他要承担大量繁杂的内勤工作,从宣传、车辆管理,到报送材料、买菜做饭,事无巨细,他都处理得有条不紊。晚上,为了让其他同志多休息,他又承揽送审工作。来回要4小时车程,每次回来,都到凌晨1、2点钟。

  在单位,姚金国工作优秀。在家里,他是孝字当头的“顶梁柱”。姚金国的双亲住在东城区天坛南里中区,二老年事已高,父亲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常年卧床。十余年来,不论多忙,姚金国都要抽时间回家照料,以致父亲从未生过一次褥疮。

姚金国全家福,中间为姚建国患病的妹妹

  姚金国有个妹妹,也是生活不能自理,一直与父母同住。2013年年初,妹妹的病情恶化,发起病来不管不顾,对人又打又骂,老姚身上多次被抓伤、衣服被抓破,但他从不计较,特意给妹妹买来轮椅。只要天气好,就推着妹妹出去转弯散心。街坊邻居都知道姚金国家中的难处,大家都说:十几年来,这个大孝子支撑起家的这片蓝天。

  “理发师”和“警察儿子”

  在照顾好家人的同时,姚金国还帮小区居民做事。他有个理发手艺,早在1998年,就置备了一套理发工具,节假日经常在父母所住小区,义务为居民理发。遇到孩子淘气不剃头、老人行动不方便,他还主动上门服务。

  日久天长,姚金国在小区家喻户晓,许多老人,一年四季都找老姚理发。15年来,他为社区群众义务理发千余次。提起老姚,社区居民说:“老姚的理发技术和服务态度,那可都是一流的。”

姚金国到社区宣传

姚金国过年看望小区孤寡老人

  1998年,姚金国得知父母所在小区有两位半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的孤寡老人。于是经常过去照看,他给两位老人理发,帮他们做家务,常常一干就是大半天。每月,他还背着老人去小区的康乐宫洗澡。老人生病了,他背着老人去医院;逢年过节,他买好礼品去看望,让两位老人感受到亲情。

  2008年底的一天,漫天鹅毛大雪,姚金国刚下夜班就接到老人电话,声音断断续续,话没完就断了。姚金国立刻赶到家中,看到老人蜷缩在地上,打翻的药盒丢在一边。他不顾一切,背起老人往医院赶,路人也纷纷帮忙,终于使老人脱离了危险。

  2010年底,两位老人相继去世,老人临终时,亲切地称他“警察儿子”。

  雷锋精神的“践行者”

  2013年3月5日,在市局的引领下,公交总队成立了“姚金国尊老敬老学雷锋志愿服务团队”,总队民警、文职辅警和党委成员纷纷参与。在大屯站派出所,建立了服务站点。

  学雷锋志愿服务团队成立后,姚金国作为团长,运用长期的服务经验和人脉关系,将“三和老年公寓”作为团队定点服务单位,热心帮扶孤寡老人,并在社会爱心人士帮助下,联系北京市儿童福利院、清华大学华信医院等单位开展爱心服务。

姚金国所在太平湖社区集体照

姚金国组织敬老活动

  在“三和老年公寓”,姚金国了解到老人们虽然衣食无忧,但文化娱乐匮乏。于是,他每月组织民警与老人们联欢。日久,团队成员和大爷大妈们俨然成了一家人,每当看到志愿服务团队的红旗进入大院,老人们就鼓掌欢迎,拉着民警的手唠家常。

姚金国到福利院慰问孩子

  2013年5月,姚金国带志愿团队来到北京市儿童福利院,为孩子们送去玩具、纸尿布等小礼品,并成立了小基金会。孩子们亲切地喊他“姚爷爷”,让听惯了“姚大哥”的他,知道自己老了,但他知道,更多的人正将雷锋精神传承下去。

  重阳节,为了让老人登高望远,感受国庆气息,姚金国组织老年公寓近50名大爷大妈到天安门参观游览。总队党委成员也作为志愿者开展服务,看到大爷大妈登上城楼后爽朗的笑容,老姚心里吃蜜一样甜,知道自己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

  志愿团队成立1年来,结合雷锋纪念日、中秋、端午、重阳、国庆、元旦等节日,先后到东城区三和老年公寓、北京市儿童福利院、清华大学华信医院等处,开展志愿服务活动7次,小组活动26次,包括警民联欢、陪护出游、捐赠物资、保健理疗、心理抚慰、理发修甲、打扫卫生等,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志愿团队全年收到群众电话、短信、感谢信等表扬20余次,收到锦旗4面。

  2013年12月,姚金国将市局奖励的5000元奖金,捐献给志愿团队,成为团队第一笔活动基金。

  如今,志愿团队里的每一名志愿者,都在默默传承着雷锋精神。队伍中的老大哥吴京考,马上就要退休,依然发挥保健按摩师的特长,为老年人做按摩理疗。由于携带消毒酒精等物品无法乘坐公交,他每次都自费打车前往。按摩理疗耗时长,他总是很晚才离开。

  团队中的青年民警柴源、刘澍楠、田婷婷等,放弃节假日,积极参与服务活动,忙前忙后做好组织、采购等工作。总队文艺骨干女民警万莉和高夺,在参加市局文艺小分队演出的间隙,挤出时间参加总队新春敬老活动,在寒冷的冬日,穿着单薄的演出服为老年人表演精彩的舞蹈节目。

  团队的付出,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2013年端午节前,小区居民张阿姨专程来到服务站,送来一大包粽子,她对姚金国说:“我从报纸和网络上看到有关你们的报道,特地赶制出一大袋粽子,希望将一份爱心带给需要帮助的老人们。”

  2013年6月29日,92岁高龄的李铁林在邻居陪同下,坐着轮椅来到总队,专程送上了印有“京城活雷锋一心为百姓”的锦旗和一块“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牌匾。

  北京榜样官方网站:http://bjby.bjwmb.gov.cn,咨询电话:65661566。

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榜样 >  往届回顾 >  2014年 >  10月 >  第三周榜单
[孝老爱亲]雷锋精神的“践行者”——记北京市公安局公交总队大屯站派出所民警姚金国
首都文明网 2014-10-20

  一、简介

  姚金国,男,1956年生,北京市公安局公交总队大屯站派出所内勤民警,副调研员。他在单位工作优异,被同事喊作“姚大哥”;他是家中“顶梁柱”,常年照顾父母和瘫痪的妹妹;他积极投身社区公益活动,人称“姚师傅”;他十几年照顾两位孤寡,被老人呼做“警察儿子”;他带领的服务团队,是雷锋精神的“践行者”。

  二、主要事迹

雷锋精神的“践行者”——记北京市公安局公交总队大屯站派出所民警姚金国

  姚金国,1973年5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为北京市公安局公交总队大屯站派出所内勤民警,副调研员。他几十年如一日,勤奋工作,爱岗敬业。生活中,他孝敬父母,撑起家的蓝天。他义务照顾孤寡老人,热心公益,带领团队,践行着雷锋精神。

  从“老大哥”到“顶梁柱”

  姚金国是大屯站派出所的一名老同志,白天,他要承担大量繁杂的内勤工作,从宣传、车辆管理,到报送材料、买菜做饭,事无巨细,他都处理得有条不紊。晚上,为了让其他同志多休息,他又承揽送审工作。来回要4小时车程,每次回来,都到凌晨1、2点钟。

  在单位,姚金国工作优秀。在家里,他是孝字当头的“顶梁柱”。姚金国的双亲住在东城区天坛南里中区,二老年事已高,父亲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常年卧床。十余年来,不论多忙,姚金国都要抽时间回家照料,以致父亲从未生过一次褥疮。

姚金国全家福,中间为姚建国患病的妹妹

  姚金国有个妹妹,也是生活不能自理,一直与父母同住。2013年年初,妹妹的病情恶化,发起病来不管不顾,对人又打又骂,老姚身上多次被抓伤、衣服被抓破,但他从不计较,特意给妹妹买来轮椅。只要天气好,就推着妹妹出去转弯散心。街坊邻居都知道姚金国家中的难处,大家都说:十几年来,这个大孝子支撑起家的这片蓝天。

  “理发师”和“警察儿子”

  在照顾好家人的同时,姚金国还帮小区居民做事。他有个理发手艺,早在1998年,就置备了一套理发工具,节假日经常在父母所住小区,义务为居民理发。遇到孩子淘气不剃头、老人行动不方便,他还主动上门服务。

  日久天长,姚金国在小区家喻户晓,许多老人,一年四季都找老姚理发。15年来,他为社区群众义务理发千余次。提起老姚,社区居民说:“老姚的理发技术和服务态度,那可都是一流的。”

姚金国到社区宣传

姚金国过年看望小区孤寡老人

  1998年,姚金国得知父母所在小区有两位半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的孤寡老人。于是经常过去照看,他给两位老人理发,帮他们做家务,常常一干就是大半天。每月,他还背着老人去小区的康乐宫洗澡。老人生病了,他背着老人去医院;逢年过节,他买好礼品去看望,让两位老人感受到亲情。

  2008年底的一天,漫天鹅毛大雪,姚金国刚下夜班就接到老人电话,声音断断续续,话没完就断了。姚金国立刻赶到家中,看到老人蜷缩在地上,打翻的药盒丢在一边。他不顾一切,背起老人往医院赶,路人也纷纷帮忙,终于使老人脱离了危险。

  2010年底,两位老人相继去世,老人临终时,亲切地称他“警察儿子”。

  雷锋精神的“践行者”

  2013年3月5日,在市局的引领下,公交总队成立了“姚金国尊老敬老学雷锋志愿服务团队”,总队民警、文职辅警和党委成员纷纷参与。在大屯站派出所,建立了服务站点。

  学雷锋志愿服务团队成立后,姚金国作为团长,运用长期的服务经验和人脉关系,将“三和老年公寓”作为团队定点服务单位,热心帮扶孤寡老人,并在社会爱心人士帮助下,联系北京市儿童福利院、清华大学华信医院等单位开展爱心服务。

姚金国所在太平湖社区集体照

姚金国组织敬老活动

  在“三和老年公寓”,姚金国了解到老人们虽然衣食无忧,但文化娱乐匮乏。于是,他每月组织民警与老人们联欢。日久,团队成员和大爷大妈们俨然成了一家人,每当看到志愿服务团队的红旗进入大院,老人们就鼓掌欢迎,拉着民警的手唠家常。

姚金国到福利院慰问孩子

  2013年5月,姚金国带志愿团队来到北京市儿童福利院,为孩子们送去玩具、纸尿布等小礼品,并成立了小基金会。孩子们亲切地喊他“姚爷爷”,让听惯了“姚大哥”的他,知道自己老了,但他知道,更多的人正将雷锋精神传承下去。

  重阳节,为了让老人登高望远,感受国庆气息,姚金国组织老年公寓近50名大爷大妈到天安门参观游览。总队党委成员也作为志愿者开展服务,看到大爷大妈登上城楼后爽朗的笑容,老姚心里吃蜜一样甜,知道自己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

  志愿团队成立1年来,结合雷锋纪念日、中秋、端午、重阳、国庆、元旦等节日,先后到东城区三和老年公寓、北京市儿童福利院、清华大学华信医院等处,开展志愿服务活动7次,小组活动26次,包括警民联欢、陪护出游、捐赠物资、保健理疗、心理抚慰、理发修甲、打扫卫生等,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志愿团队全年收到群众电话、短信、感谢信等表扬20余次,收到锦旗4面。

  2013年12月,姚金国将市局奖励的5000元奖金,捐献给志愿团队,成为团队第一笔活动基金。

  如今,志愿团队里的每一名志愿者,都在默默传承着雷锋精神。队伍中的老大哥吴京考,马上就要退休,依然发挥保健按摩师的特长,为老年人做按摩理疗。由于携带消毒酒精等物品无法乘坐公交,他每次都自费打车前往。按摩理疗耗时长,他总是很晚才离开。

  团队中的青年民警柴源、刘澍楠、田婷婷等,放弃节假日,积极参与服务活动,忙前忙后做好组织、采购等工作。总队文艺骨干女民警万莉和高夺,在参加市局文艺小分队演出的间隙,挤出时间参加总队新春敬老活动,在寒冷的冬日,穿着单薄的演出服为老年人表演精彩的舞蹈节目。

  团队的付出,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2013年端午节前,小区居民张阿姨专程来到服务站,送来一大包粽子,她对姚金国说:“我从报纸和网络上看到有关你们的报道,特地赶制出一大袋粽子,希望将一份爱心带给需要帮助的老人们。”

  2013年6月29日,92岁高龄的李铁林在邻居陪同下,坐着轮椅来到总队,专程送上了印有“京城活雷锋一心为百姓”的锦旗和一块“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牌匾。

  北京榜样官方网站:http://bjby.bjwmb.gov.cn,咨询电话:65661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