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榜样 >  往届回顾 >  2017年 >  5月 >  第四周榜单
[敬业奉献]钱素云:危重患儿的生命曙光
首都文明网 2017-05-22

钱素云

  一、简介

钱素云,女,1962年12月出生,北京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钱素云不放弃每一个危重患儿,她让接诊时浑身插满管子的小女孩重获新生,她为住进PICU却无钱医治的农村患儿申请救助基金;面对情绪激动大闹医院的家长,她耐心讲解,并最终挽救了脑瘤患儿的生命。作为国家儿科重症医学专家,她制定标准填补空白培养新人,参与全国各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重患儿救治,从未缺席。

二、主要事迹

危重患儿的生命曙光

钱素云是北京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作为国家卫计委儿科重症医学专家,她先后10余次参与全国各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重患儿救治。她先后牵头制订了《脑死亡判定标准与技术规范(儿童质控版)》等指南和专家共识5项,作为主要牵头人之一,参与制定了《手足口病诊治指南》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并在全国各地巡讲、培训、督导,有效提高了我国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救治水平并降低病死率。1994年,她在国内率先开展危重患儿脑血流监测的研究,提出了儿童脑死亡经颅多普勒诊断标准,填补了国内儿科的空白。她常说:“儿童重症医学专业风险高、强度大,孩子病情瞬息万变,惟有努力工作、不懈怠、不放弃,才能不负重托。”

钱素云,199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医学博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党委委员、重症医学科主任,博士生导师。钱素云同志工作勤恳,是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优秀儿科重症医学专家,曾获得首都劳动奖章、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卫生局科技成果奖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中央电视台“最美医生”等多项荣誉。

大医精诚 安神定志

医者,悬壶济世,病人以生死相托,医生责任千钧。钱素云常说:“儿童重症医学专业风险高、强度大,孩子病情瞬息万变,生死一线可能取决于我们一个小小的举动或决策,惟有努力工作、不懈怠、不放弃,才能不负重托。”在这种朴实又坚定信念的引领下,钱素云主任用她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挽救了无数生命垂危的孩子。

钱素云主任查房

钱素云主任查房

提起“小颖”,即便已过去3年了,PICU(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的医护人员仍然记忆犹新。这是一个12岁的妙龄少女,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夺走了她原本属于花季的鲜活:双肺弥漫性囊泡样改变,合并严重结核、细菌、真菌感染和重度营养不良……家长黯然地为不可预知的将来做着准备。

在小颖家当地的医院住院治疗了半个多月,病情持续恶化。好心人说,快去北京儿童医院试试看吧,孩子或许还有一线生机。来到北京儿童医院,医护人员们看到小颖,都不由自主地叹气:身高165cm的孩子体重只有35kg,她那单薄的身体上插满了管子,最严重的时候全身上下有8根管子。

作为小颖的主治医生,钱主任每次和孩子母亲的谈话都沉重而伤心。可当钱素云看到小颖那双大眼睛中写满的求生欲望时,她没有轻言放弃——她在小颖的床边观察孩子,仔细研究影像学特点和变化,调整呼吸机参数,上网查询相关资料、阅读文献,和年轻大夫一起熬更守夜。就这样,在钱主任的带领下,在大家的坚守和努力下,整整98天,小颖奇迹般地康复了。1年半后,小颖的母亲来到PICU,给钱主任带来了孩子现在的照片——一个如花似玉、笑盈盈的姑娘映入她的眼帘,这就是那个差点儿被死神夺走的小颖,钱主任挽救的这个年轻生命是如此的真实和美好!

钱素云主任真切地爱着孩子们。一个名叫小浩的孩子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骨髓炎、败血症、脓毒性休克住进了PICU,家庭的贫寒让治疗难以为继。懂事的孩子除了偷偷流泪,一句话也不说。孩子父母是老实的农民,每次和医生交流病情后,总是满头大汗地说:“大夫,我们一定努力筹钱,给孩子继续看病!”看着小浩和他的父母,大家的心都快碎了。钱主任看在眼里没多说什么,而是在悉心治疗的同时,多方联系,帮助他们申请了救助基金,最终帮助这一家人渡过了难关。1年后,小浩的父母带着已经能下地走路的孩子和家乡的小米、大枣来到钱主任面前,一家三口啥也没说,只是双目含泪、深深地鞠了个躬……

明察秋毫 敢于担当

儿科医生与成人医生最大的区别,就是很难与患者直接交流病情,所以儿科也被称为“哑科”。作为有经验的儿科大夫,钱素云更看重的是查体基本功 —— “望、触、叩、听”。

有一个两岁多的女孩,持续高烧20多天不退,当地医院治疗效果不好,诊断也不清楚。家长带着孩子和厚厚一沓病历专程找到钱素云。通过仔细查,孩子有肺炎,但这些都解释不了孩子长期高烧的原因。在交流中,钱素云得知孩子不愿意站立,考虑到有可能是阑尾炎的牵拉疼痛,就迅速让其进行血常规和腹部B超检查,最后结果显示孩子的病因为阑尾炎穿孔合并周围脓肿、腹膜炎和肠粘连。当钱素云说出明确诊断时,孩子的父母当时就流下眼泪:“孩子受了这么多天罪,这回终于找到病因了!”而此时距离孩子步入诊室的大门,仅仅过了两个小时。

有一位因肚子疼来就诊的男孩,在门诊突然出现意识障碍,送往PICU时已出现脑疝,深度昏迷。因家长拒绝有一定风险的外出检查,几次院内外会诊都无法确定病因。面对如此情形,情绪激动的家长无法接受,认定是诊断、用药的失误,情绪极不稳定,在医院里“大闹”。此时,钱素云站了出来,表示病因很可能源于脑部,建议带孩子进行CT检查。“肚子疼凭什么做脑部CT?如果出了问题谁负责?”孩子的父亲拒绝得十分强硬。

面对情绪激动的家长,钱素云坚持反复沟通:“弄明白病灶究竟在哪里,也是对孩子负责任。如果因为检查出现问题,我来负责!”

按照当时的情况,孩子的预后肯定不好,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再出现意外,或者CT结果显示正常,无疑会使她自己和重症医学科陷入纷争。但是按照钱主任的脾气,她没有妥协,并且穿上铅衣亲自陪孩子做了CT。果然,CT结果显示孩子的后颅窝长了一个巨大的肿瘤,并且已经破裂出血。而这,才是导致孩子病情突变的真正元凶。

钱素云表示,儿童颅内肿瘤大多表现为偶尔头痛、呕吐、易跌倒等,由于症状并不明显,早期很容易被家长误认为是胃肠疾病或者低龄儿童正常的“走路不稳”。长在后颅窝的大多是恶性肿瘤,因为可能直接压迫脑干,所以十分险恶,这个孩子的“肚子疼”也是病情急剧恶化时的连带症状。拿到诊断结果后,一直在咆哮的孩子家长也瞬间安静了下来,他们这时才回忆起,孩子在几个月前就已经出现了头疼、恶心等症状,但都被忽视了。

临危受命 一心赴救

在钱主任局促的办公室里,有一只小箱子,里面放着简单的换洗衣物和洗漱用品以备不时之需。因为,作为国家卫计委专家,钱素云曾无数次临危受命,在第一时间奔赴灾区、疫区。2008年安徽阜阳手足口病爆发、2009年H1N1流感爆发、2010年玉树地震及山西禽流感、2012年雅安地震,每一次她都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灾区和疫区,从未缺席。

钱素云救治山西禽流感患儿

2008年3月至4月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安徽阜阳10余名儿童不明原因死亡,急需北京的专家支援!4月的一个周日,钱主任突然接到卫生部通知,要求她在一小时后到机场飞往阜阳。放下电话,她简单交待了手头工作就立即奔赴机场。到了阜阳,钱素云没有回招待所,而是带着行李箱直接赶到了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钱素云仔细地查看病人,与专家组及国家CDC专家一起很快明确儿童的死因为EV71病毒引起的重症手足口病,并快速制订了诊疗方案,培训当地医务人员并迅速组建了PICU病房,为降低重症手足口病的病死率做出了突出贡献。

钱素云(右一)玉树地震抢救病人

钱素云(右一)芦山地震救治病人

玉树及芦山地震后,作为卫计委儿科救治专家组负责人,她再次奔赴一线。在青海工作时,由于偏头痛频发,她头痛欲裂,夜间辗转难眠,经常需要服用止痛药。可钱素云仍然忘我地工作在临床一线救治儿童伤员。待伤员病情稳定,钱主任又立即返回到工作岗位上。看到她满身疲惫,同事们都劝她好好休息一天。但钱素云拒绝了:“还有病人在等着我。”第二天,她准时回到了工作岗位。

治学严谨 为人师表

20多年前,钱主任在国内率先开展儿童经颅多普勒(TCD)检查,填补了国内儿科的空白。翻看钱素云书柜中的工作日志,那里详细记载着当年她采集的病例数据和具体信息,这些看似简单的数据,将中国儿童脑血流监测研究推进了一大步。

那时,为了动态观察深昏迷患儿的TCD变化,她的作息时间完全由患儿的病情决定,有时甚至要整夜守候在病床前,获取最及时准确的资料。下班后,她还会叮嘱同事,只要有相关病人入院,无论多晚,都马上通知她。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钱素云带领其他医生完成了100多例昏迷患儿脑血流变化的系统动态监测。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努力,钱素云在国内首次证实TCD监测有助于评估昏迷患儿预后并指导治疗,还提出了儿童脑死亡的TCD诊断标准。现在,这项技术已在国内PICU推广应用,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作为博士生导师,治学严谨、为人师表是钱素云的准则。钱主任师从我国儿科重症医学奠基人樊寻梅教授,她一直牢记樊教授对自己的培育和扶持。

因此,她对待学生也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她一直牢记樊教授所说的育人要育德,医生必须重视道德层面的培养和修炼。低调的她婉拒了很多荣誉,医院每次报送先进,她总说让年轻人上吧,这样能给他们更大的工作动力。因为她记得,正是曾经的樊寻梅教授,引导鼓励她在专业领域开创了一片新天地。

全国妇联副主席(兼)、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右)为钱素云教授颁奖

如今,身为科室主任的钱素云其实完全可以不再让自己如此奔波忙碌,但她并没有放慢脚步,仍不遗余力地承担着大量的医教研工作。在钱素云描绘的蓝图中,未来的PICU会有更多床位、更多人才、更多带着笑脸回家的孩子、更多希望……而她也会与同事们站在一起,完成一场场守护生命的“战役”。

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榜样 >  往届回顾 >  2017年 >  5月 >  第四周榜单
[敬业奉献]钱素云:危重患儿的生命曙光
首都文明网 2017-05-22

钱素云

  一、简介

钱素云,女,1962年12月出生,北京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钱素云不放弃每一个危重患儿,她让接诊时浑身插满管子的小女孩重获新生,她为住进PICU却无钱医治的农村患儿申请救助基金;面对情绪激动大闹医院的家长,她耐心讲解,并最终挽救了脑瘤患儿的生命。作为国家儿科重症医学专家,她制定标准填补空白培养新人,参与全国各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重患儿救治,从未缺席。

二、主要事迹

危重患儿的生命曙光

钱素云是北京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作为国家卫计委儿科重症医学专家,她先后10余次参与全国各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重患儿救治。她先后牵头制订了《脑死亡判定标准与技术规范(儿童质控版)》等指南和专家共识5项,作为主要牵头人之一,参与制定了《手足口病诊治指南》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并在全国各地巡讲、培训、督导,有效提高了我国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救治水平并降低病死率。1994年,她在国内率先开展危重患儿脑血流监测的研究,提出了儿童脑死亡经颅多普勒诊断标准,填补了国内儿科的空白。她常说:“儿童重症医学专业风险高、强度大,孩子病情瞬息万变,惟有努力工作、不懈怠、不放弃,才能不负重托。”

钱素云,199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医学博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党委委员、重症医学科主任,博士生导师。钱素云同志工作勤恳,是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优秀儿科重症医学专家,曾获得首都劳动奖章、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卫生局科技成果奖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中央电视台“最美医生”等多项荣誉。

大医精诚 安神定志

医者,悬壶济世,病人以生死相托,医生责任千钧。钱素云常说:“儿童重症医学专业风险高、强度大,孩子病情瞬息万变,生死一线可能取决于我们一个小小的举动或决策,惟有努力工作、不懈怠、不放弃,才能不负重托。”在这种朴实又坚定信念的引领下,钱素云主任用她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挽救了无数生命垂危的孩子。

钱素云主任查房

钱素云主任查房

提起“小颖”,即便已过去3年了,PICU(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的医护人员仍然记忆犹新。这是一个12岁的妙龄少女,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夺走了她原本属于花季的鲜活:双肺弥漫性囊泡样改变,合并严重结核、细菌、真菌感染和重度营养不良……家长黯然地为不可预知的将来做着准备。

在小颖家当地的医院住院治疗了半个多月,病情持续恶化。好心人说,快去北京儿童医院试试看吧,孩子或许还有一线生机。来到北京儿童医院,医护人员们看到小颖,都不由自主地叹气:身高165cm的孩子体重只有35kg,她那单薄的身体上插满了管子,最严重的时候全身上下有8根管子。

作为小颖的主治医生,钱主任每次和孩子母亲的谈话都沉重而伤心。可当钱素云看到小颖那双大眼睛中写满的求生欲望时,她没有轻言放弃——她在小颖的床边观察孩子,仔细研究影像学特点和变化,调整呼吸机参数,上网查询相关资料、阅读文献,和年轻大夫一起熬更守夜。就这样,在钱主任的带领下,在大家的坚守和努力下,整整98天,小颖奇迹般地康复了。1年半后,小颖的母亲来到PICU,给钱主任带来了孩子现在的照片——一个如花似玉、笑盈盈的姑娘映入她的眼帘,这就是那个差点儿被死神夺走的小颖,钱主任挽救的这个年轻生命是如此的真实和美好!

钱素云主任真切地爱着孩子们。一个名叫小浩的孩子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骨髓炎、败血症、脓毒性休克住进了PICU,家庭的贫寒让治疗难以为继。懂事的孩子除了偷偷流泪,一句话也不说。孩子父母是老实的农民,每次和医生交流病情后,总是满头大汗地说:“大夫,我们一定努力筹钱,给孩子继续看病!”看着小浩和他的父母,大家的心都快碎了。钱主任看在眼里没多说什么,而是在悉心治疗的同时,多方联系,帮助他们申请了救助基金,最终帮助这一家人渡过了难关。1年后,小浩的父母带着已经能下地走路的孩子和家乡的小米、大枣来到钱主任面前,一家三口啥也没说,只是双目含泪、深深地鞠了个躬……

明察秋毫 敢于担当

儿科医生与成人医生最大的区别,就是很难与患者直接交流病情,所以儿科也被称为“哑科”。作为有经验的儿科大夫,钱素云更看重的是查体基本功 —— “望、触、叩、听”。

有一个两岁多的女孩,持续高烧20多天不退,当地医院治疗效果不好,诊断也不清楚。家长带着孩子和厚厚一沓病历专程找到钱素云。通过仔细查,孩子有肺炎,但这些都解释不了孩子长期高烧的原因。在交流中,钱素云得知孩子不愿意站立,考虑到有可能是阑尾炎的牵拉疼痛,就迅速让其进行血常规和腹部B超检查,最后结果显示孩子的病因为阑尾炎穿孔合并周围脓肿、腹膜炎和肠粘连。当钱素云说出明确诊断时,孩子的父母当时就流下眼泪:“孩子受了这么多天罪,这回终于找到病因了!”而此时距离孩子步入诊室的大门,仅仅过了两个小时。

有一位因肚子疼来就诊的男孩,在门诊突然出现意识障碍,送往PICU时已出现脑疝,深度昏迷。因家长拒绝有一定风险的外出检查,几次院内外会诊都无法确定病因。面对如此情形,情绪激动的家长无法接受,认定是诊断、用药的失误,情绪极不稳定,在医院里“大闹”。此时,钱素云站了出来,表示病因很可能源于脑部,建议带孩子进行CT检查。“肚子疼凭什么做脑部CT?如果出了问题谁负责?”孩子的父亲拒绝得十分强硬。

面对情绪激动的家长,钱素云坚持反复沟通:“弄明白病灶究竟在哪里,也是对孩子负责任。如果因为检查出现问题,我来负责!”

按照当时的情况,孩子的预后肯定不好,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再出现意外,或者CT结果显示正常,无疑会使她自己和重症医学科陷入纷争。但是按照钱主任的脾气,她没有妥协,并且穿上铅衣亲自陪孩子做了CT。果然,CT结果显示孩子的后颅窝长了一个巨大的肿瘤,并且已经破裂出血。而这,才是导致孩子病情突变的真正元凶。

钱素云表示,儿童颅内肿瘤大多表现为偶尔头痛、呕吐、易跌倒等,由于症状并不明显,早期很容易被家长误认为是胃肠疾病或者低龄儿童正常的“走路不稳”。长在后颅窝的大多是恶性肿瘤,因为可能直接压迫脑干,所以十分险恶,这个孩子的“肚子疼”也是病情急剧恶化时的连带症状。拿到诊断结果后,一直在咆哮的孩子家长也瞬间安静了下来,他们这时才回忆起,孩子在几个月前就已经出现了头疼、恶心等症状,但都被忽视了。

临危受命 一心赴救

在钱主任局促的办公室里,有一只小箱子,里面放着简单的换洗衣物和洗漱用品以备不时之需。因为,作为国家卫计委专家,钱素云曾无数次临危受命,在第一时间奔赴灾区、疫区。2008年安徽阜阳手足口病爆发、2009年H1N1流感爆发、2010年玉树地震及山西禽流感、2012年雅安地震,每一次她都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灾区和疫区,从未缺席。

钱素云救治山西禽流感患儿

2008年3月至4月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安徽阜阳10余名儿童不明原因死亡,急需北京的专家支援!4月的一个周日,钱主任突然接到卫生部通知,要求她在一小时后到机场飞往阜阳。放下电话,她简单交待了手头工作就立即奔赴机场。到了阜阳,钱素云没有回招待所,而是带着行李箱直接赶到了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钱素云仔细地查看病人,与专家组及国家CDC专家一起很快明确儿童的死因为EV71病毒引起的重症手足口病,并快速制订了诊疗方案,培训当地医务人员并迅速组建了PICU病房,为降低重症手足口病的病死率做出了突出贡献。

钱素云(右一)玉树地震抢救病人

钱素云(右一)芦山地震救治病人

玉树及芦山地震后,作为卫计委儿科救治专家组负责人,她再次奔赴一线。在青海工作时,由于偏头痛频发,她头痛欲裂,夜间辗转难眠,经常需要服用止痛药。可钱素云仍然忘我地工作在临床一线救治儿童伤员。待伤员病情稳定,钱主任又立即返回到工作岗位上。看到她满身疲惫,同事们都劝她好好休息一天。但钱素云拒绝了:“还有病人在等着我。”第二天,她准时回到了工作岗位。

治学严谨 为人师表

20多年前,钱主任在国内率先开展儿童经颅多普勒(TCD)检查,填补了国内儿科的空白。翻看钱素云书柜中的工作日志,那里详细记载着当年她采集的病例数据和具体信息,这些看似简单的数据,将中国儿童脑血流监测研究推进了一大步。

那时,为了动态观察深昏迷患儿的TCD变化,她的作息时间完全由患儿的病情决定,有时甚至要整夜守候在病床前,获取最及时准确的资料。下班后,她还会叮嘱同事,只要有相关病人入院,无论多晚,都马上通知她。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钱素云带领其他医生完成了100多例昏迷患儿脑血流变化的系统动态监测。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努力,钱素云在国内首次证实TCD监测有助于评估昏迷患儿预后并指导治疗,还提出了儿童脑死亡的TCD诊断标准。现在,这项技术已在国内PICU推广应用,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作为博士生导师,治学严谨、为人师表是钱素云的准则。钱主任师从我国儿科重症医学奠基人樊寻梅教授,她一直牢记樊教授对自己的培育和扶持。

因此,她对待学生也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她一直牢记樊教授所说的育人要育德,医生必须重视道德层面的培养和修炼。低调的她婉拒了很多荣誉,医院每次报送先进,她总说让年轻人上吧,这样能给他们更大的工作动力。因为她记得,正是曾经的樊寻梅教授,引导鼓励她在专业领域开创了一片新天地。

全国妇联副主席(兼)、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右)为钱素云教授颁奖

如今,身为科室主任的钱素云其实完全可以不再让自己如此奔波忙碌,但她并没有放慢脚步,仍不遗余力地承担着大量的医教研工作。在钱素云描绘的蓝图中,未来的PICU会有更多床位、更多人才、更多带着笑脸回家的孩子、更多希望……而她也会与同事们站在一起,完成一场场守护生命的“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