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电线到处乱飞,遇上刮风下雨多危险。”“不让我拉线,我小棚里那么黑,我碰到头怎么办。”……不同于新小区地下空间规划合理,延庆区城区的老旧小区较多,而且普遍没有地下室,“小棚”是居民唯一的“储物空间”。但由于设计建设年代久远、没有通电条件,缺少照明就成为群众日常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

居民们为了方便,“私拉电线”为“小棚”照明,“空中飞线”像一张网似的罩在头顶,令人感到压抑、害怕、担心,俨然成为社区治理中的一大顽疾。

解决隐患,就要从源头开始。既然有拉线现象,那就说明有用电需求。单靠“剪”是剪不断飞线现象的,安装充电桩、提供合理的照明方案,“疏”通了充电需求,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自社区小棚照明通电工程启动以来,香水园街道新兴西社区工作者闫鹏几乎包揽了整个小区小棚照明工程的安装协调工作。

“大姨,您看安装的灯有问题没,您还满意不?”“大叔,这次的安灯工作您有什么意见吗?我们尽量协调解决。”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小区间,闫鹏一扎就是一整天。与施工方沟通工期、处理施工和居民之间的矛盾、确定居民小棚接电时间、解决居民的诉求和遇到的问题,还要统计安装的数量……一天下来,闫鹏恨不得把自己掰成两人使。

“我找你们这上班的胖乎乎的男孩子,我想问问小棚接电的事。”凡是有居民要询问小棚接电的事,准是来找闫鹏的。“你看我们这个小伙子,活干得真漂亮,还有耐心。”居民邢骕骦阿姨对飞线整治工作连连叫好。“这次飞线整治带来的变化我们这些老居民最清楚了,现在我们集体安装了电灯,拿东西不用摸黑了。不仅安全隐患消除了,社区环境也更美观了。”早晚天气依然很冷,闫鹏却不觉得辛苦,跟着施工人员协调解决矛盾,不怕苦,不怕累,没有任何怨言,遇到不理解的居民,他都笑脸相迎,耐心倾听居民需求,尽可能帮助居民解决问题。居民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大总管”,他用实际行动为社区为居民办实事,成了居民的贴心人!

截至目前,香水园街道泰安、新兴西、新兴东、川北东等12个老旧社区、196栋楼、10808个小棚,已实现小棚亮灯全覆盖。

小棚无光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为了照明私拉电线更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我们小区中老年人占比偏高,所以我们开展各项工作的时候,都要和每户居民沟通好。”儒林街道胜芳园社区居委会主任尹晓临说。

据了解,儒林街道辖区内有5个老旧小区,共建有1222个小棚。这些小棚都没有埋电路,无法安装照明设备。楼前小棚本就昏暗狭小的空间,到了晚上更是漆黑一片。

尹晓临说:“经过调查走访,街道决定使用城乡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经费,实施‘万户小棚亮灯’工程,工程于2022年7月启动施工。”

家住儒林街道胜芳园社区的赵杰是参加第一批改造的住户,他边向记者比画着小棚的灯边高兴地说,“咱小区里,凡是改造了小棚照明的人家,就没有说不好的。”

自实施“千家万户小棚亮灯”惠民工程以来,全区上下努力探索飞线治理新路径。针对多数居民提出的为小棚安装照明装置的诉求,区文明办联合各相关部门,为小棚集中安装符合安全标准的照明灯,15个社区,221栋楼,11224个小棚全部“亮灯”后,居民对此项工程表示高度满意,解决市民照明需求的同时,也破解了飞线充电难题。

“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创城不是喊口号,创城就是督促部门和群众从回避问题,到一同正视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一件件居民身边微小但繁杂的难题变成便利。小小的节能灯,不仅是践行为民办实事服务理念的具体表现,更是文明城市的标杆,小棚安上了节能灯,私拉电线的人自然就少了,这充分反映了社区治理的温度、关怀的力度和文明的程度。小棚亮灯照亮的不仅仅是小棚空间,也照亮了小区里的文明路。聚焦居民家门口,做足“身边”的文章,小棚亮灯,不仅解决了照明问题,也为居民提供了便利,同时消除了安全隐患,优化了社区环境,让居民切实感受到了创建文明城区带来的实惠。

◆百姓心里话:

香水园街道新兴西社区居民杨建仓:以前小棚黑灯瞎火的,一开门什么也看不着,就怕被绊倒。要是像别人似的拉个“飞线”,小棚是亮了,又不安全,成了老旧小区多数居民的“心头病”。现在好了,集体安灯,特别好。通过这件事,我们跟社区工作人员也更熟悉了。有需求的时候,我们向社区反映一下,他们都会耐心帮我们解决,特别欣慰。

儒林街道胜芳园社区居民耿香平:以前进小棚都得一边用手电照着,一边找东西,特别费劲,也不方便。现在通了电、安了灯,小棚里亮堂了,空中也没有飞线了,既方便又安全,我这心里觉得又踏实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