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榜样 >  往届回顾 >  2016年 >  8月 >  第一周榜单
[敬业奉献]益小苏:让中国技术走向世界
首都文明网 2016-08-01

一、简介

益小苏,男,1953年12月出生,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为使我国航空复合材料技术赶超国际前沿,首席科学家益小苏领导其科研团队建立了两大复合材料产品系列,实现了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出口。30多年来,他先后培养出硕士博士生近百人,授权和申请的国际、国家和国防发明专利逾40项;还拿出自己的全部奖金35万港元设立了“益材基金”以表彰科研英才。

二、主要事迹

让中国技术走向世界

益小苏,教授,中航工业复合材料技术首席技术专家,国家973计划项目《先进复合材料空天应用技术基础科学问题研究》首席科学家,现任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科技委主任,中航复材绿色复合材料北京市工程实验室主任。此外,担任国际先进材料与工艺学会(SAMPE)会士及SAMPE北京主席,国际复合材料理事会(ICCM)执行理事、亚澳复合材料理事会(ACCM-Council)执行理事、世界粘结技术学会(WCARP)常务理事、中国《复合材料学报》主编等多职。

益小苏

30多年来,益小苏先后培养出硕士、博士研究生近百人,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约300篇,其论文被SCI、EI等收录400次以上,国内外出版学术专著10本,授权和申请的国际、国家和国防发明专利逾40项。

用创新诠释敬业,让中国创新技术走向世界

“做先进复合材料技术与应用创新的探路者”一直是益小苏的心愿。为了使我国航空复合材料技术赶超国际前沿,满足航空装备的需求,作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益小苏领导其科研团队,不惧困难,勇于创新,大胆实践,通过细致深入的基础研究,在国内外创造性地率先提出了复合材料“离位”增韧和表面负载预制新概念,大幅度提高了航空结构复合材料的损伤阻抗和损伤容限,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合材料高性能化技术体系和预浸料、液态成型两大复合材料产品系列。目前,这些技术与新材料已得到国际航空航天企业的认可,专利技术许可国际高端企业使用,实现了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出口,并初步实现了在我国航空、航天、舰船等新型装备领域的演示验证、领先应用和批量生产,为我国航空航天结构复合材料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为此,他获得了2012年“中国专利优秀奖”。

作为中航工业复合材料技术首席专家,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创新大会上发言

“中国加工8亿件衬衫才能换来一架波音飞机”,这曾经引发了许多中国人的感慨和思考,更促使航空材料人思考如何实现从换飞机到造飞机的跨越。但要实现这一跨越谈何容易,益小苏和他的团队不畏艰难,挺身而出,自觉挑起了研发飞机制造材料的重担。苎麻,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国际上被称为“中国草”,是我国重要的天然纺织原料和特有的出口创汇纤维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世界的90%以上。益小苏率领的团队联合同济大学等合作伙伴,冲破重重阻力和压力,成功研制连续苎麻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其力学性能优异,阻燃性能基本满足国际适航当局FAA的要求。这种新型的复合材料又被进一步制成蜂窝夹芯复合材料,为制备成为飞机内饰结构件奠定了基础。这一成果将引领我国轨道交通、汽车、轮船等内饰材料与结构件更新换代,并推动我国富有资源特色的麻材料产业实现转型,创造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淡泊名利,墨海书香甘之如饴

益小苏一直奋战在基础科研第一线,其研究领域广泛,涉及高性能复合材料、功能复合材料、材料工艺与工程、表面技术、生物与天然高分子材料等多个方面。尽管益教授“光环”无数,但他淡泊名利,甘于寂寞,从不计较待遇,常以平凡的“教书匠”自居。

三十年多来,益小苏讲座无数,诲人不倦,授课、讲座、交流、汇报、答辩清癯了他的身影,课件、报告、文章、专利、成果、专著中伏案的他早生华发,双鬓如霜。在别人眼中晦涩的概念、枯燥的机理原理,由他授娓娓道来就成了充满知识和趣味的故事,听他的讲座总能激发听者对科学技术的浓厚兴趣。谁说科研路漫漫,惨淡经营苦自知,其实,墨海书香,沉浸其中的领航人自甘之如饴。

乐于奉献,捐出奖金奖掖后学

2011年3月,在“‘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展”上,益小苏领导的“高韧性液态成型复合材料体系的基础研究与实践应用项目”是中航工业承担的“973”基础研究项目中唯一参加展览的项目,也是中航工业第一个获得国家973基础研究项目资助的项目,为集团公司在我国材料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赢得了荣誉。

在国际复合材料大会(ICCM-19)上做大会邀请报告

在美国接受国际先进材料与工艺技术学会(SAMPE)颁发的SAMPE-FELLOW奖

2011年,他获得了美国“SAMPE AWORD奖”,以表彰他从业多年为先进材料与制造行业做出的突出贡献,当年获得此项殊荣的全世界仅有四人。在美国长滩举办的SAMPE2011年会上,益小苏领取了2010年度“SAMPE Fellow”奖(SAMPE终身成就荣誉会员奖),他是中国大陆第二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

2010年11月1日,他在中国科协第十二届年会上获得2010年度周光召基金会“应用科学奖”,这也是中航工业首次获得周光召基金会个人奖和团队奖,当年全国仅有四人获得这个奖项。为他颁奖的是2009年度诺贝尔奖得主、美国thomas A Steitz教授。同年,他荣获集团公司“航空报国杰出贡献奖”,2011年荣获中国航空学会设立的首届“冯如航空科技精英奖”。2009年,益小苏个人获得中航工业创新基金“个人奖”。他还曾经荣获首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863计划个人重要贡献奖以及多项部级科技进步奖等。

益小苏在获得个人成就后,仍心系航空,培养青年。为使更多的年轻科研人才脱颖而出,为使更多的技术创新思路得到经费支持,2010年,益小苏将周光召基金会奖励的35万港元全部捐献出来,设立了“益材基金”,以表彰和激励在先进航空材料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研英才以及管理和公共事业的优秀中青年。益小苏通过捐款设立基金的行动身体力行,呵护新人,维护了“知识的尊严”。

北京榜样官方网站:http://bjby.bjwmb.gov.cn,咨询电话65661566。

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榜样 >  往届回顾 >  2016年 >  8月 >  第一周榜单
[敬业奉献]益小苏:让中国技术走向世界
首都文明网 2016-08-01

一、简介

益小苏,男,1953年12月出生,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为使我国航空复合材料技术赶超国际前沿,首席科学家益小苏领导其科研团队建立了两大复合材料产品系列,实现了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出口。30多年来,他先后培养出硕士博士生近百人,授权和申请的国际、国家和国防发明专利逾40项;还拿出自己的全部奖金35万港元设立了“益材基金”以表彰科研英才。

二、主要事迹

让中国技术走向世界

益小苏,教授,中航工业复合材料技术首席技术专家,国家973计划项目《先进复合材料空天应用技术基础科学问题研究》首席科学家,现任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科技委主任,中航复材绿色复合材料北京市工程实验室主任。此外,担任国际先进材料与工艺学会(SAMPE)会士及SAMPE北京主席,国际复合材料理事会(ICCM)执行理事、亚澳复合材料理事会(ACCM-Council)执行理事、世界粘结技术学会(WCARP)常务理事、中国《复合材料学报》主编等多职。

益小苏

30多年来,益小苏先后培养出硕士、博士研究生近百人,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约300篇,其论文被SCI、EI等收录400次以上,国内外出版学术专著10本,授权和申请的国际、国家和国防发明专利逾40项。

用创新诠释敬业,让中国创新技术走向世界

“做先进复合材料技术与应用创新的探路者”一直是益小苏的心愿。为了使我国航空复合材料技术赶超国际前沿,满足航空装备的需求,作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益小苏领导其科研团队,不惧困难,勇于创新,大胆实践,通过细致深入的基础研究,在国内外创造性地率先提出了复合材料“离位”增韧和表面负载预制新概念,大幅度提高了航空结构复合材料的损伤阻抗和损伤容限,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合材料高性能化技术体系和预浸料、液态成型两大复合材料产品系列。目前,这些技术与新材料已得到国际航空航天企业的认可,专利技术许可国际高端企业使用,实现了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出口,并初步实现了在我国航空、航天、舰船等新型装备领域的演示验证、领先应用和批量生产,为我国航空航天结构复合材料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为此,他获得了2012年“中国专利优秀奖”。

作为中航工业复合材料技术首席专家,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创新大会上发言

“中国加工8亿件衬衫才能换来一架波音飞机”,这曾经引发了许多中国人的感慨和思考,更促使航空材料人思考如何实现从换飞机到造飞机的跨越。但要实现这一跨越谈何容易,益小苏和他的团队不畏艰难,挺身而出,自觉挑起了研发飞机制造材料的重担。苎麻,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国际上被称为“中国草”,是我国重要的天然纺织原料和特有的出口创汇纤维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世界的90%以上。益小苏率领的团队联合同济大学等合作伙伴,冲破重重阻力和压力,成功研制连续苎麻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其力学性能优异,阻燃性能基本满足国际适航当局FAA的要求。这种新型的复合材料又被进一步制成蜂窝夹芯复合材料,为制备成为飞机内饰结构件奠定了基础。这一成果将引领我国轨道交通、汽车、轮船等内饰材料与结构件更新换代,并推动我国富有资源特色的麻材料产业实现转型,创造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淡泊名利,墨海书香甘之如饴

益小苏一直奋战在基础科研第一线,其研究领域广泛,涉及高性能复合材料、功能复合材料、材料工艺与工程、表面技术、生物与天然高分子材料等多个方面。尽管益教授“光环”无数,但他淡泊名利,甘于寂寞,从不计较待遇,常以平凡的“教书匠”自居。

三十年多来,益小苏讲座无数,诲人不倦,授课、讲座、交流、汇报、答辩清癯了他的身影,课件、报告、文章、专利、成果、专著中伏案的他早生华发,双鬓如霜。在别人眼中晦涩的概念、枯燥的机理原理,由他授娓娓道来就成了充满知识和趣味的故事,听他的讲座总能激发听者对科学技术的浓厚兴趣。谁说科研路漫漫,惨淡经营苦自知,其实,墨海书香,沉浸其中的领航人自甘之如饴。

乐于奉献,捐出奖金奖掖后学

2011年3月,在“‘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展”上,益小苏领导的“高韧性液态成型复合材料体系的基础研究与实践应用项目”是中航工业承担的“973”基础研究项目中唯一参加展览的项目,也是中航工业第一个获得国家973基础研究项目资助的项目,为集团公司在我国材料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赢得了荣誉。

在国际复合材料大会(ICCM-19)上做大会邀请报告

在美国接受国际先进材料与工艺技术学会(SAMPE)颁发的SAMPE-FELLOW奖

2011年,他获得了美国“SAMPE AWORD奖”,以表彰他从业多年为先进材料与制造行业做出的突出贡献,当年获得此项殊荣的全世界仅有四人。在美国长滩举办的SAMPE2011年会上,益小苏领取了2010年度“SAMPE Fellow”奖(SAMPE终身成就荣誉会员奖),他是中国大陆第二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

2010年11月1日,他在中国科协第十二届年会上获得2010年度周光召基金会“应用科学奖”,这也是中航工业首次获得周光召基金会个人奖和团队奖,当年全国仅有四人获得这个奖项。为他颁奖的是2009年度诺贝尔奖得主、美国thomas A Steitz教授。同年,他荣获集团公司“航空报国杰出贡献奖”,2011年荣获中国航空学会设立的首届“冯如航空科技精英奖”。2009年,益小苏个人获得中航工业创新基金“个人奖”。他还曾经荣获首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863计划个人重要贡献奖以及多项部级科技进步奖等。

益小苏在获得个人成就后,仍心系航空,培养青年。为使更多的年轻科研人才脱颖而出,为使更多的技术创新思路得到经费支持,2010年,益小苏将周光召基金会奖励的35万港元全部捐献出来,设立了“益材基金”,以表彰和激励在先进航空材料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研英才以及管理和公共事业的优秀中青年。益小苏通过捐款设立基金的行动身体力行,呵护新人,维护了“知识的尊严”。

北京榜样官方网站:http://bjby.bjwmb.gov.cn,咨询电话65661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