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孙河地区优化养老服务环境,构建以居家为根基、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织密居家养老服务网,有效满足老年群体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
精准助老打造特色服务新品牌
在康营家园社区仁爱之家养老服务驿站,10余名老人在活动室里“各展所长”,下棋、练书法、画画、读书……“这里已成为我们这些老人的第二个家,不仅环境好,按摩椅、按摩床、足浴盆等应有尽有,还提供各种特色服务。”71岁的李阿姨说,自己腿脚不好,外出不便,驿站工作人员就上门服务,剪指甲、理发、修手机……凡有需要,有求必应。“只要我身体允许、天气不错,我就愿意上这儿来,看到大伙儿就像看到亲人,心情好了,就越活越年轻!”
自2018年驿站成立以来,孙河地区不断强化驿站居家养老服务阵地作用,配套建设医疗康复、健康管理、膳食供应、长者托养、助浴助洁、活力娱乐、辅具租赁等服务功能,开通24小时助老服务热线,着力打造“一站式”养老服务模式。截至目前,驿站共签约基本养老对象298名,签约率达到100%,年均提供健康指导、上门巡视、紧急救助等12项服务超12000次,实现活力老人玩起来、困境老人帮起来、失能老人管起来。
“扶手虽小,但恰到好处。你们可帮了我大忙,非常感谢!”康营家园二社区81岁的沙奶奶患有腿部疾病,如厕不便。仁爱之家养老服务驿站工作人员经入户探视了解情况后,次日便安排工作人员上门,在卫生间、淋浴间、床边安装了防滑扶手。沙奶奶的居家生活自此有了“着力点”,更有了“保护网”。
驿站聚焦群众所需,提供多方位精准服务。失智失能老人洗澡困难,驿站联合专业公司为老人提供上门助浴服务;多家家政公司纳入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老人点单享折扣,还可用养老助残卡支付……一桩桩实事,办进了老人的心坎。
融合发展构建医养结合新路径
孙河地区加快推进医养结合深度发展,辖区内多家养老服务机构通过完善医养空间、与医疗机构签订协议、健全照护服务体系等,为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
布恩音乐疗法、瑞典式触摸疗法……2017年开业的康语轩孙河老年公寓,是一家以认知症专业照护为特色的养老机构,共63间房、112张床位,目前入住80位老人。公寓从瑞典引入非药物缓和疗法体系,结合实践经验,开发出“认知症照护四叶草”模式,加强认知症照护服务体系建设。公寓配备24小时护士团队管理老人的健康;与孙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署合作协议,社区医生提供定期上门巡诊等服务;与地坛医院、中日友好医院、清华长庚医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满足老人的就医需求。同时,由护士、康复师、护理人员组成康复和机能训练团队,为老人提供集体活动、团体干预及个性化的康复认知训练,减缓功能衰退。此外,公寓积极探索养老服务向居家助老、社区托老方向延伸,2021年起持续为周边社区失能老人家庭提供护理用品,为失能、失智、高龄、独居老人就近提供日托、全托等服务。同时,与社区联合加大宣传力度,多次开展认知症科普活动。
科技赋能探索居家养老新模式
“多亏了‘一键呼’系统,不然后果不堪设想。”2月初,康营家园一社区85岁的孙大爷独自在家,突发心脏病,他马上按下“一键呼”。120急救中心通过系统平台提供的老年人详细信息,不到10分钟就赶到老人家中,并将老人送至医院救治,老人最终转危为安。
孙河地区“一键呼”系统联通了999急救中心专属急救线路,实现呼叫信号快速受理、高效处理。该系统还对接了孙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为老年人提供健康咨询、预约挂号等服务,2022年以来共为约3000人次提供了服务。
为独居、高龄老人免费配发“易键呼”、智能手表等,实现呼叫、派单、服务“一条龙”;打造“没有围墙的社区智能养老院”……孙河地区着力探索“智慧养老+居家养老”新模式,依托大数据推动新型居家养老方式的变革,搭建智慧康养服务云平台。通过传感器终端与老人的生活互联,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等纳入平台统一管理,让老人通过电话或网络就可以在家享受实时、快捷、高效的养老服务。
下一步,孙河地区将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探索“多功能、专业化、零距离”的养老模式,满足辖区居民多样化、多层次的民生服务需求,全面提升基层养老服务工作水平,让辖区老年人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