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学雷锋做好事,不停步、不歇脚,为人民做的好事数不清、道不完,被军休干部和驻地群众誉为“军休所里的‘老雷锋’”,他就是东城区安贞军休所90岁高龄的军休干部游凤才。

在游凤才的床前,挂着一幅已经褪色的条幅,上面写着雷锋的格言“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游凤才说:“这是我的座右铭,我天天看,经常想。我下定了决心:学雷锋要学到老,做好事要做到老。”多年来,游凤才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1951年,游凤才响应党的号召参军入伍。在部队时,他出差乘坐火车主动帮助列车员打扫卫生,热情地为旅客送水,清理杂物和货架上的行李。生病住院或者疗养,经常帮助护士清理病房和走廊卫生,受到群众的称赞。

游凤才做过两次结肠癌手术、两次更换股骨头,但他始终以顽强的斗志和忘我精神,走到哪里就把雷锋精神传承到哪里。1989年,游凤才退休进入东城区安贞军休所休养,他把雷锋精神也带到了军休所。

刚进入军休所时,游凤才负责小卖部的工作,一个人扛起了进货、售卖、保管的重任。他不会蹬三轮平板车,便不停地训练直到学会。每逢进货时,他早上6点多在家吃完早饭,就蹬车到10多公里外的采货点进货,到下午4、5点才回所。如果是进购重物,车子重,难蹬车,碰到上坡路蹬不动,游凤才就下车扶着一步一步向前推着走,有时小腿肚抽筋就赶紧靠马路边停下歇一会儿,双手按摩几次不抽了继续蹬行,有时渴了饿了就停在路边喝口水,吃点自备的煎饼或小面包。老伴见到他经常早出晚归,心疼地说:“老游,你是有病的人,别再拼命了!”他却说:“为军休所服务,出点力、吃点苦,很值得。”

游凤才进所休养33年,一直是个大忙人。他连任党小组长、支部纪检、宣传委员至今,把搞好政治宣传、建设军休文化作为自己的政治责任,尽职尽责,锐意创新。10多年前,在他的建议和所领导的支持下,军休所楼前建起了3处宣传橱窗,每处设置有4块大型展板,搭建起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和建设军休文化的平台。每逢学雷锋纪念日、建军节、国庆节、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游凤才都自费购买图片、资料,撰写前言和图片说明,制成展板展出,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弘扬雷锋精神。

游凤才生活极其朴素,一日三餐粗茶淡饭,身上总是那件穿了又穿的旧军装,家里一张普通的老式写字台是他书房里唯一的家具。他勤俭持家,把钱用到公益上,在军休所是出了名的。

汶川大地震时,游凤才把一个月4000元的退休费捐给了地震灾区人民。武汉是游凤才上学、参军入伍的第二故乡。2020年,为支援武汉抗击疫情,他第一时间捐出10万元。得知有的亲友家庭生活困难或患重病时,他分别寄去5000元、1万元、2万元。有的同志遇到难处,他都慷慨解囊。有人曾提醒游凤才做好事要量力而行,但他坚定地说:“我是一名老党员,为人民做这点事,是我应尽的义务。”

游凤才坚持学雷锋做好事,把好事从军营做到军休所,从军休所做到社会上。他16次被上级党委评为优秀党员、3次被评为全市先进军休干部,还被评为全国先进军休干部、全市学雷锋先进个人、全市优秀退役军人。

游凤才勠力传承雷锋精神的事迹,在军休群体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激励着军休干部们敬老爱幼、相互帮扶,团结和谐的氛围在东城军休所里蔚然成风。很多老干部动情地说:“游凤才是我们军休所里的‘老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