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旅游秩序专项整治行动,热门景区驻点查、周围沿线随机查、重点区域覆盖查;南锣鼓巷商会挂牌设立全区首家特色街区商会“消费维权工作站”,助力诚信消费示范街区建设;红桥市场开展消费者权益日宣讲活动,引导商家持续推进诚信经营,打造放心消费环境……随着天气回暖、旅游市场稳定复苏,东城区各旅游景区(重点街区)接待游客人数明显增长,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也为广大游客安心、放心、舒心游玩、消费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热门景区驻点查、周围沿线随机查、重点区域覆盖查

旅游秩序专项整治护航游客安心游玩

连日来,东城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联合市文化执法总队、区公安、交通、城管等部门,持续对景区和住宿业开展联合执法检查,集中整治旅游市场突出问题,确保辖区旅游市场安全有序运行。

3月14日,记者跟随执法人员来到前门大街执法现场。执法人员对道路沿线旅游大巴违规停放等问题开展整顿,严厉打击非营运车辆街头非法揽客和使用不具有旅游客运资质车辆摆渡游客等违法违规行为。

在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馆附近的一家酒店内,执法人员要求经营者在其场所内放置旅游宣传资料时,应当查验旅行社相关许可文件,确保宣传内容与旅行社名实相符;严禁利用名片、小广告、非法地图揽客,为非法“一日游”提供便利等行为,切实维护游客合法权益。同时,执法人员对企业安全生产例会制度、隐患排查制度落实情况,疏散通道、消防设施设置情况等进行细致检查,确保安全生产管理措施落实到位。

在故宫博物院内,执法人员对正在游览的旅行团进行了随机检查,重点针对旅行团是否备案电子行程单、行程及人数等内容是否与行程单一致进行现场检查,严厉打击旅行社安排未取得导游证人员提供导游服务、未与旅游者签订旅游合同、擅自改变行程和组团人数、导游人员私自承揽导游业务等违法违规行为。针对有市民反映的景区周边旅游大巴噪声扰民、造成拥堵等问题,执法人员对旅行社人员和游客进行提示和劝导,倡导树立文明旅游新风,共同营造文明和谐的旅游氛围。

来自广州的孔女士与家人一同跟随旅行团来北京游玩,她告诉记者:“出门在外比较担心的就是旅行社管理不规范和食宿、交通不安全问题,这几天我们游览了东城区的很多景区,感觉这里的旅游市场秩序很好、很安心。”

“近期旅游市场稳步回暖,故宫周边作为重要景区,游客数量逐步增加。我们始终把故宫周边旅游秩序作为监管的重点,强化执法力度、严打违法行为、规范市场秩序、维护游客权益。在市区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下,故宫周边旅游秩序持续向好。”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六支队四级高级主办高树鹏说。

记者了解到,此次旅游秩序专项整治行动为期近三周,通过热门景区驻点查、周围沿线随机查、重点区域覆盖查的方式,对旅游市场进行拉网式排查,重拳出击严打旅游市场乱象,有效规范市场秩序。东城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副队长郁蕾表示,下一步将着力抓重点、建长效,建立会商机制,联合有关部门常态化开展执法巡查,以高质量执法为首都核心区旅游市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南锣鼓巷商会助力诚信消费示范街区建设

全区首家特色商业街区商会“消费维权工作站”成立

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当天,东城区首家特色街区商会“消费维权工作站”在南锣鼓巷商会挂牌成立,将充分发挥商会促进街区各类消费业态、模式规范发展作用,切实保障消费者人身、财产、个人信息安全,共同推进诚信消费示范街区建设。

南锣鼓巷是全国著名特色商业街区,每年都会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和消费。为及时解决消费纠纷,营造特色街区消费者安心、放心、舒心的消费环境,南锣鼓巷商会挂牌设立东城区首家特色街区商会“消费维权工作站”。

“南锣鼓巷实行消费投诉‘双重首问责任制’,消费者投诉首先由商户值班经理负责,如消费者对商户值班经理处理不满意,由商会值班人员负责接待和处理。”南锣鼓巷商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首批推出五家先行赔付示范店,消费投诉由商会先行赔付。当天,交道口街道、东城区市场监管局、东城区法院、东城区消协和南锣鼓巷商会联合在南锣鼓巷主街开展《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等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活动。活动现场,还为市民提供食用农产品现场快检,为商户及市民的计量器具进行免费检测。

据悉,南锣鼓巷商会“消费维权工作站”的成立,初步形成了商户、商会处理街区消费纠纷的无缝对接通道,有利于南锣特色商业街区形成消费者、商户、商会、街区管委会等多方参与、齐心协力,共建共享共治的消费维权格局。目前,东城区正致力于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示范区,这也是新消费形势下加强消费纠纷治理、推进协同共治的有效探索。

下一步,交道口街道、东城区市场监管局交道口所将充分发挥属地管理、行业监管作用,东城区消协也将发挥消费维权平台作用,依托志愿服务专家专业力量,加强对商会“消费维权工作站”的指导,推动南锣鼓巷消费纠纷解决新机制的不断完善,提高消费投诉解决率和满意率,切实保护好消费者合法权益。

红桥市场开展消费者权益日宣讲活动

诚信经营打造放心消费环境

3月15日,红桥市场开展消费者权益日宣讲活动,邀请东城区消费者协会、东城区人民检察院等单位相关负责人为商户讲解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分享相关案例,打造和谐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

宣讲会上,东城区消费者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去年东城区受理消费者投诉的情况。据了解,东城区去年所有投诉中,商品类投诉占总投诉量的41.31%,服务类投诉占总投诉量的58.69%。根据去年商品大类投诉数据,家用电子电器类、日用商品类、食品类、服装鞋帽类和交通工具类投诉量居前五位。

此外,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市场监管所、东城区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人员结合消费者权益相关法律法规,向商家及管理者进行合法经营、诚信经营、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的宣传,并围绕消费者投诉、维权、知识产权等进行了法律法规知识的宣讲。北京京城非遗人才协会就非遗技艺及非遗文创等方面的传承与保护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恒丰银行北京分行针对保护金融消费者在个人信用信息领域的权益进行了介绍。

“44年来,红桥市场通过多种方式号召和引导广大商家持续推进诚信经营,打造放心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北京红桥市场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徐泽介绍,多年来,红桥市场结合“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商标、专利、著作权等知识培训,帮助商家建立自有品牌,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同时设立纠纷解决绿色快速通道,建立知识产权人民纠纷红桥市场调解室,确保消费维权有渠道,并快速解决各种消费纠纷。

相关链接

东城法院发布

旅游“避坑指南”

近日,东城法院法官结合案例发布了一份旅游“避坑指南”,给大家在选择旅游方式、签署旅游合同、出游安全防护等方面提个醒。

案例1:“囤酒店”遭遇“跑路”,谨防小程序“消费陷阱”

2021年初,钱某偶然从网上广告得知,购买某旅游公司推出的会员卡,可以免费入住其合作酒店及民宿。4月开始,钱某多次通过该小程序订房,并预付房费保证金。6月,钱某到达旅游目的地时却发现其通过小程序预订的酒店根本没有相关入住信息,导致她只能重新预订酒店。正当钱某准备找旅游公司理论时,该公司的小程序突然停用。钱某一气之下将旅游公司诉至法院,最终法院根据钱某提交的支付凭证等相关证据缺席审理,判决该旅游公司退还购卡费、订房保证金等。

法官提示:建议旅游者尽量选择体量较大或口碑较好的平台进行预订,这类平台一般具有成熟的经营模式和服务保障,一旦出现问题也容易沟通解决。在预订流程上,建议旅游者通过网络平台预订后,再通过民宿酒店官方平台或电话进行确认。在维权意识上,建议旅游者注意留存电子订单截图、付款凭证等相关材料,且尽量不要给非合同相对方支付款项。

案例2:“电子签章”成疑,旅游者退费维权难

2020年初,刘某准备去越南旅游前,与自称某旅游公司工作人员王某微信沟通后,王某向刘某发送印有某旅游公司电子签章的《团队出境旅游合同》,后刘某向王某微信转账旅游费用,但并未索要发票。受新冠疫情影响,刘某所报的团队游未能出行。事后刘某多次要求王某退费,王某都以各种理由推脱。无奈之下,刘某起诉某旅游公司要求其退还旅游费用。旅游公司却辩称王某并非其员工,旅游合同上的电子签章也并非该公司签章,对此旅游公司还提交北京市旅行社业务管理系统中备案的电子合同首页及签章页,该电子签章与涉案合同签章存在明显的不同,另外,该旅游公司还提供上述系统查询截图,显示无涉案合同任何信息。鉴于证据不足,刘某申请撤回对该旅游公司的起诉。

法官提示:首先,在选择签署平台方面,旅游者应通过正规、合法平台签署电子合同,而非由工作人员通过微信、QQ等聊天工具发送带有“电子签章”样式的合同。其次,旅游者可留意旅游公司提供的电子合同所载编号,核查其是否能够在“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查询到对应信息。第三,建议旅游者向电子合同内所载收款账户支付旅游费,并留意该收款主体是否与提供服务的旅游公司营业执照名称相符,支付后注意索要相关发票,切莫向自称为旅游公司工作人员的个人账户转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