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延生,汉族,1956年出生于北京市,祖籍山东省烟台市。曾先后就职于北京房山区燕山文卫分局文化活动中心燕山文化馆、燕山图书馆,从事群众文化工作。

郭延生先生年少时崇拜英雄人物,喜欢听老人讲各种有趣的民间传说和故事,对于流传在家乡几百年的杨家将、穆桂英传说,他更是情有独钟。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以及工作职能的驱使,郭延生日益萌发出探访《杨家将(穆桂英)传说》的历史渊源和逐步丰满传说人物形象的兴趣。

随着国家非遗相关法规的陆续出台,各级非遗保护体系日臻完善。燕山地区领导对非遗工作高度重视,2006年便启动了该项目的保护工程,并由燕山文卫分局(现为燕山文卫健康委)统筹协调,燕山文化馆、燕山图书馆抽调包含郭延生在内的相关业务人员,组建燕山非遗保护领导小组,对杨家将(穆桂英)传说相关故事展开田间采访、乡野调查,在调研经费、人员保障、安全生产等诸多方面为该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正是凭借着政府领导和相关专业人士的关怀与支持,和自身对于民间文学的热爱,郭延生先生自1997年立项以来寻访了100多处杨家将遗址,走访几百位杨家将传说口述者,足迹遍布山西、山东、陕西、湖南等6个省份,搜集了大量影像、文字资料,并积极申报该项非遗保护项目及非遗传承人。

多年来郭延生先生始终执着坚守在传播和传承《杨家将(穆桂英)传说》的第一线,他积极参加燕山地区的各项非遗展示、培训活动,并用杨家将所体现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受他影响,很多人参与了杨家将传说的传承工作,成为该传说的讲述人和传播者。不仅如此,他还积与其他非遗传承人交流合作、相互融合,多次为剪纸、葫芦烙画等其他非遗创作提供了故事蓝本,使杨家将(穆桂英)传说得到了更新形式的活化传承。

作为燕山地区这项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奠基人,房山区级代表性传承人,也是京郊大地上口述杨家将传说最多的人,郭延生先生用自己的执著与坚持使“杨家将(穆桂英)传说”在燕房地区深入人心,他所参与编辑的《杨家将传说》、《杨家将传说调查报告》更为人们留下了宝贵的民间文学资料。他用耐心和细心探究着、讲述着,不辞辛苦地传播着杨家将传说的点点滴滴, 他以一腔热忱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贡献着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