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家邮政局、国家乡村振兴局四部委联合发文,确定延庆区入选2022年度“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单位,延庆区是北京市唯一上榜的区。自2020年以来,延庆区累计投入资金约3亿,实施道路加宽改造26.44公里,完成道路大修131.39公里,桥梁改造5座,完成252条路440.7公里的隐患治理,不断提升路况水平,中等路比例提高到93%以上,跃居全市前列。

延庆区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不断优化路网结构,推进道路升级改造,通达深度和通行能力有效提高,持续助力区域经济提速与乡村振兴。截至2021年底,延庆区公路总里程1979.362公里,公路网密度为0.9927公里/平方公里,已经形成“三横五纵”的路网格局。

截至目前,延庆区乡村道路总里程达到1074.576公里,占总里程77%,建制村通达率、铺装率均为100%。乡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乡村公路大中修比例达5%以上,实现小修保养常态化,建立资金保障机制,全面落实政府主体责任。仅2022年内,延庆公路分局就先后实施桥梁改造1座、涵洞改造3座、钢板护栏5595米、凸面镜24套和挡墙2577米,延庆区乡村公路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全面筑牢乡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

自2020年以来,延庆区西西路、莲花山路、小张家口路、花四路、香龙路、营王路6条路相继被评为北京市“最美乡村路”,滦赤路、大西路先后被评为全国“最美乡村路”和全国“美丽乡村路”。

2020年,延庆区将乡村公路管理纳入对乡镇的绩效考核,发展共建共享共治的群众参与体系,沿线村民积极参与工程实施和日常养护工作,乡规和村民公约制定率100%,三年来绩效考核均达标。2021年5月,正式出台北京市首个落地的区级乡村公路“路长制”制度《延庆区全面推行乡村公路路长制实施方案》,制定了《延庆区乡级路长考核办法》。2022年积极推进《延庆区乡村公路管理办法》及三个配套文件的修订完善,进一步健全乡村公路管理体系。

2020年12月,延庆公路分局在北京市内首创《延庆区深化乡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在政策体制不断完善、区政府将乡村公路养护补助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的情况下,各乡镇积极开展日常巡查和养护作业,结合公路建设同步提升路域环境。

同时,坚持“建设一条,优良一条”的质量要求,制定《延庆区乡村公路大修管理办法》,并依据《延庆公路分局项目管理办法》,对施工、监理、勘察设计等从业单位资质提出明确要求,全程进行公开招标。严格执行《延庆区乡村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办法》,确保各项工程有序推进。

此外,完善农村公路运输服务网络,城乡客运一体发展水平达到5A级,实现了村村通公交,建立了农村客运班车通行条件审核机制。积极引导京东等多家大型快递物流企业参与农村物流体系建设,并形成成熟、高效的农村末端配送网络。截至目前,共有快递企业、快递驿站、快递超市等186个点位,邮政村邮站376个点位,三级农村物流通村比例达100%。

与此同时,不断探索创新“公路+”模式,将旅游、体育、休闲、观光等产业与建设“四好农村路”的各环节深度融合发展,开辟“公路+休闲”“公路+慢行”“公路+服务”等多元化“公路+”路径。积极探索“两山”转化的有效路径,着力改善特色小镇、乡村旅游景点、产业园区和特色农业基地等交通运输条件,三年来不断提升路况水平,扩大客运范围覆盖,村民“出门硬化路、抬脚上客车”逐步实现。依托公路网形成的沙塘沟红色旅游、张山营苹果以及千家店百里山水画廊等“农村公路+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已在妫川大地次第开花。过村路段纳入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项目,统筹推进,先后探索建设了乡村公路人行步道、骑车车道、雨污管网系统等多项工程,丰富了农村公路使用功能,提高了农村公路的社会效益。

“下一步,延庆公路分局将着力构建衔接顺畅、层次分明、功能合理、高效便捷、立足乡镇、服务全区的现代乡村公路体系。继续探索‘公路+’的发展模式,充分利用道路沿线停车港湾、景观节点,配合东部山区实现景区提质升级。大幅度精细化提升全区乡村公路通行、服务能力。”延庆公路分局副局长李林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