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日报
时间:2022-04-21石景山区电厂路小学的冰雪运动启蒙教育已成特色。
4月8日,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一名来自石景山区的教育工作者榜上有名,他就是石景山区电厂路小学校长薛东。
回想起表彰大会当天的情景,薛东难掩激动的心情:“我们进去时,掌声、欢呼声、加油声特别大,我的旁边就是闫文港、齐广璞这些运动健儿,在这一刹那,我觉得自己确实非常光荣。”
“我们学校从2015年开始进行了7年的冬奥教育,取得了今天的成果。”薛东说,一开始学校只是想做个简单的冬奥普及教育,后来冬奥组委入驻首钢园,学校“近水楼台先得月”,有了更多的机会。电厂路小学由此成为全国第一所国家体育总局授牌的冰雪学校,每位同学都培养出了自己的冰雪运动特长。
学校曾组织100多名孩子走进冬奥组委,参与冬奥吉祥物的发布,见证了“冰墩墩”“雪容融”的诞生,为他们在成长之路上留下了难忘的记忆。“能帮助孩子们在冬奥氛围中成长,见证运动员努力拼搏,这对于学校和我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薛东说,学校里的“小小冬奥组委”主席姚月,因为生了重病,经历了十几次的化疗、放疗,却没有因为疼痛哭过一次鼻子。“姚月说,她要像冬奥运动员一样,积极、快乐、勇敢、坚强、永不放弃,她乐观的精神是同学们的榜样,我想这就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承。”薛东感慨地说。
“很多人都在问我,冬奥都结束了,冬奥教育还如何往下做?”薛东说,未来学校将结合传统冰雪项目、冰雪运动旱地化课程、真冰真雪项目,继续普及冬奥知识,传承冬奥精神。后期学校的冰壶馆也会面向更多单位和学校开放。“我个人将会聚焦于如何通过奥林匹克教育平台,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为更多的孩子搭建成长的平台。”北京日报记者 黄品超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