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热点 > 图片新闻

程法光的画梦人生

来源:京郊日报

时间:2018-08-24

程法光为《瓷绘全本红楼梦》撰写的说明文

《红楼梦》瓷板画

《瓷绘全本红楼梦》展厅

  一个人是否会被生活淹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拥有一个真心喜欢,并且能长期坚持的爱好。每个人都会遇到喜欢做的事,但是步入社会以后,我们常被生活的繁重和压力烦扰。真正长期坚持爱好的人少之又少,而那些愿意为爱好长期付出努力的人,最终也会因为这个爱好而闪闪发光。

  程法光,出生于河北雄县,曾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化工部中国昊华化工集团及其总公司任董事长、总裁;国家税务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2003年5月至2008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

  在他的人生履历中,看起来似乎和艺术毫无渊源。但其实从2003年以来,程法光曾陆续出版了《人生漫品集》《程法光廉政漫画》《瓷绘全本红楼梦》《梦之恋》《世界岩画图典》等书画作品。从一个又一个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自己艺术爱好从未放弃。即使从未进行过专业的书法绘画学习,但是他用亲身行动和成就证明,兴趣就是灵感的源泉。

  漫画话人生

  见到程法光老先生之前,笔者曾拜读过他的岩画和书法作品。相见之后,更觉得字如其人。老先生年过古稀,声音依然洪亮如钟,底气十足。正如他的书法作品一样大气磅礴,又通透自然。

  让人意外的是,程法光并不是从小就接受过专业的训练和学习的“练家子”,而是经历了艰难刻苦的暗中求索。程法光来自河北雄县,雄县在那时还是只是一个偏僻的小乡村,他就生长在那里。他的父亲是一名小有名气的中医,喜好书法,功底了得。也正是在父亲的熏陶下,程法光开始接触书法,这也是他最早的艺术启蒙。

  其实最开始,程法光是被父亲“逼迫”练习书法的。那时的他每天都必须向父亲上交练习成果。久而久之,他逐渐对书法产生兴趣。不仅如此,可能是自古书画不分家的缘故,程法光开始迷恋绘画。但是那时候条件艰苦,根本就没有机会接触绘画。但这也难不倒孩童时候的程法光,小人书、年画,甚至包括任何有形有色的物件,都能成为他的绘画老师。对于程法光而言,也许他确实没有绘画的“童子功”,但是却有一个梦幻的绘画梦想,在他稚嫩的心里早早的生根发芽了。

  大学毕业后,程法光兢兢业业工作25年,再没有提笔绘画。但是对绘画的渴望他从没有忘记。直至花甲之年,他终于得以从工作中抽身,再次提笔,没想到笔感仍然良好,因此便又义无反顾的走上了艺术创作的道路。

  多年来的工作经历和人生经验积累,给了他无限的灵感。因此程法光开始尝试漫画创作。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勾勒人间百态。程法光的漫画让人感觉一目了然、诙谐幽默又寓意深远。细细品读过后,心中还会留下反思和感慨。

  2003年以来,程法光先后出版《法眼——人生漫品集》一、二、三集和《反腐倡廉漫品集》。正如著名作家张贤亮在序言中所说:“他身居庙堂之上仍保持着平民的心态和眼光,这是难能可贵的。”程法光的漫画中不仅有人情世态,更有对社会丑恶现象的热辣讽刺,同时又具有幽默感,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这份赤忱和艺术的完美结合,也是难能可贵的。

  书法“绘”红楼

  2008年,在程法光的全力支持下,由国家一级陶瓷美术师裴永中绘制,程法光撰文的《瓷绘全本红楼梦》顺利出版。这本书出版的背后,有的不仅是程法光对艺术的珍惜喜爱,还有他的爱才惜才之情。

  工作不再繁忙之后,程法光喜欢到处探访艺术同仁,对瓷器绘画产生了极大兴趣。2001年,在陶瓷之乡江西景德镇,他结识了青年瓷器画家裴永中。那时,裴永中正在进行红楼梦瓷器画的临摹创作,一共242幅。但是画到12幅的时候,资金出现了问题,不得不停止创作。程法光欣赏裴永中的艺术能力,更可惜这一充满潜力的红楼梦瓷绘作品夭折,就给予了全力的支持。这才有了如今堪称无价之宝的《瓷绘全本红楼梦》。

  瓷板画是在瓷板上绘画的艺术品,起源于唐代,兴盛于清代和民国。《瓷绘全本红楼梦》创作历时五年,依据国家一级文物清朝孙温绘全本《红楼梦》临绘。全套作品共计242幅,所涉及人物3800多人次。陶瓷作画本身就费工夫,而将色彩绚丽、人物繁杂的红楼梦绘制出来又是难上加难。稍有不慎,就得全部从头来过。所以每一幅画都融入了极大的精力。

  为了使作品的艺术性更加完整,程法光还亲自给每一幅陶瓷画以隶书体书法撰写了说明词,耗时整整七个月。再将书法雕刻到檀木上做成屏风。屏风出自于著名明清家具设计大师伍炳亮先生,材质全部选取大叶紫檀,造型精美。总共242幅,整整齐齐的排列起来,颇为壮观。进入《瓷绘全本红楼梦》的展览厅,就如同走进了红楼梦的世界,一幅幅与人齐高的瓷板画屏风,营造出美轮美奂的朦胧美感。

  这部文学和绘画艺术兼得的作品,一经问世,就在中国陶瓷艺术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瓷绘全本红楼梦》在第八届2007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评选中获得金奖,在第五届北京2008奥林匹克之旅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文化节,被评为中华民族艺术珍品,并获得金奖。在国际上,《红楼梦》全本瓷板画还成功申请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屏风。

  岩画探古今

  除了书法和绘画,程法光还有一个异常喜爱的领域,就是人类史前艺术文明。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还没有完整的语言体系,用原始工具在墙壁上凿出简单的线条,就是最直接的信息传递方式。“这种原始的艺术之美,万年形成的残缺之状,显示出荒蛮炽烈的感情和鲜活的生命力。”程法光表示,史前艺术文明就像是人类童年的天真创作,其令人敬畏的艺术魅力,是任何现代艺术所无法取代的。

  与岩画结缘,来自于程法光早年间的工作经历。1989年,他在宁夏自治区政府分管旅游工作,这就让他有机会接触到了贺兰山岩画。宁夏贺兰山南北绵延200多公里,二十多条山沟的几十个岩画景点上,散落着近万幅岩画。这对程法光来说,就像是一个天然的艺术之源,有源源不尽的营养供他汲取。

  为了深入了解岩画,他几乎跑遍了贺兰山的岩画景点。在欣赏这些从远古走来的神秘画像时,他的脑海中浮想联翩,一个又一个灵感争先恐后的闪现,有一些甚至无法用画笔描述。

  正是在这段工作经历中,程法光汲取岩画灵感,以宁夏贺兰山岩画为素材,参考各省岩画及国外岩画,开始试探着进行岩画题材的创作。经过近八年的艰苦努力,程法光共绘制了66个国家或地区,国内18个省区的岩画单体图案2500多幅,精彩岩画画面60多幅,最终出版了《世界岩画图典》。这本书集专业性和艺术性于一身,极具收藏价值。

  “古稀之光”是程法光在《世界岩画图典》自序中所提,一来指的是他在古稀之年,实现了多年的愿望,二来是指岩画闪耀着远古文明之光。在笔者看来,程法光老先生年过古稀,其所坚持和热爱之事却仍是孩童时期的书画梦想,难能可贵。并且,虽然程法光老先生常常自谦为“业余”,但是其作品却饱含着热爱艺术之人的赤忱之心。就算是不通艺术之人,也能在其中领略艺术的魅力。

原文链接:http://jjrb.bjd.com.cn/html/2018-08/24/content_275158.htm

(责任编辑:桑爱叶)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