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晚报
时间:2018-10-25北坞公园位于海淀区四季青镇东北部,上千顷的稻田让人们感受着一种历史的气息,领略沃野纵横的原生态。
北坞公园外晾晒着刚收割的“京西贡稻”,引得市民驻足探究。
中坞,稻田里稻谷晚熟,市民赶在收割前与金色稻穗亲密接触。
家住北坞村的居民称这里的公园是“自家花园”,经常结伴观景健身。
中坞稻田区,一家幼儿机构的老师带领孩子们赏稻秋游。
北坞,稻谷已经收割,王凤英(左一)和年迈的母亲下地捡稻穗,寻找儿时“颗粒归仓”的美好记忆。北京晚报记者 胡铁湘 摄
金秋十月,玉泉山下北坞公园的秋色铺陈在一片片金黄的稻田里,景色别致,夺人眼目。
公园东侧的中坞稻田里,游人在田间地头选景拍照,与金灿灿的稻穗亲密接触,体验丰收喜悦。在公园西侧的北坞,已经收割的稻田里,市民下地拾穗,在一捆捆稻草之间穿行,寻找“颗粒归仓”的感觉。
年过半百的王凤英和81岁的母亲在稻田里捡拾稻穗,“收获”不大却兴奋不已。身体硬朗的母亲低着头,背着手,仔细寻找田里收割时遗漏的稻穗。“割得太干净了,半小时才捡了一小把。”王凤英对母亲说,“妈,我小时候放学后跟着您去地里捡稻穗,还记得不?”“记得!”母亲回忆起年轻时下地劳作的场景:“那时割稻子都用镰刀,又慢又费力,哪像现在用上联合收割机,稻子割得又快又干净!”这对秋游的母女在稻田里聊家常,引得身旁游人会心一笑。
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北坞公园位于海淀区四季青镇东北部,这里历史上盛产“京西贡稻”,现在是距北京城区最近的一处颇具规模的稻田景观,成为市民休闲观光的野趣公园。
在北坞和中坞,稻田间分布着几处反映农耕劳作场景的剪影式雕塑,内容取材于康熙皇帝主持绘制的《佩文斋耕织图》,分“一耕、布秧、插秧、二耕、收割、入仓”。市民漫步于田间地头,感受着一种历史气息,认识了稻谷生长的全过程,领略着沃野纵横的原生态景观,心情如同金黄沉甸的稻穗一样灿烂。
原文链接:http://bjwb.bjd.com.cn/html/2018-10/24/content_290634.htm
(责任编辑:桑爱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