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日报
时间:2019-10-1430组亲子家庭冒雨收割京西稻。北京日报记者 吴镝摄
金秋十月稻谷飘香。10月13日上午,中国园林博物馆启动第五届水稻秋收科普活动,30组亲子家庭应邀来到园博馆生态种植体验区,下田收割京西稻,感受田园生活的惬意与园林农耕文化的深厚内涵,享受“丰收”的乐趣。
金灿灿的稻谷,沉甸甸的稻穗。一对对亲子家庭手持镰刀,脚踩雨靴,深入水田,挥洒汗水,体验着京西稻收割的乐趣。“收割水稻过程看着简单,其实动起手来还是很吃力。”带孩子来体验的赵女士告诉记者,这次活动不仅带孩子学习了京西稻知识和园林农耕文化,也深刻体会到劳作的辛苦。“粒粒皆辛苦,农民伯伯很辛苦,我以后再也不浪费粮食了。”一位参与体验活动的孩子表示。
同时,在园博馆多功能厅内,科普老师还为市民朋友带来一场园林农耕文化科普讲座。
据悉,北京地区水稻种植的历史可以上溯至先秦时期,东汉时已有明确记载。京西稻,因在北京西部种植而得名,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由皇帝培育栽种,迄今已有320多年的历史。
原文链接:http://bjrb.bjd.com.cn/html/2019-10/14/content_12422740.htm
(责任编辑:桑爱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