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热点 > 要闻

“这次修路,让我有了社区就是家的感觉”

来源:北京日报

时间:2021-09-06

平谷滨河小区“三共”模式探索社区自治

“这次修路,让我有了社区就是家的感觉”

滨河小区,居民捐款铺修自家小区道路。

  平谷滨河小区近日悄然换了模样:一是道路平了。“之前,一出门就见井盖,三五步一个,井盖斜着,人踩车轧,咣当咣当,多得躲不开。”家住27号住宅楼的张女士说,“现在新铺了沥青路,出门再也不怕硌脚摔跟头了!”二是小区内车辆不再乱停乱放了。小区不仅新划了车位,还疏通了消防通道,“整齐划一,咱这老旧小区一点不比高档小区差。”居民陈女士自豪地说。

  老旧小区展新貌,这都得益于该小区探索的“共商、共治、共享”自治新途径。滨河小区建于2013年,8年来小区内东路、西路、南路等多条水泥路面破损严重,3000余名居民出行困难。想解决出行难题,又缺人、缺钱、缺技术,居民分歧还不小。该小区所属社区及街道都很发愁。

  街道及社区决定探索采用“三共”模式,推动该小区居民自己的事儿商量着办。

  一是共商。社区问需于民。居委会入户走访收集居民意见及建议近300条,仅就修路一项,便探讨相关事项17个:请谁修?怎么修?是否要拓宽?小区是否要进行封闭管理……此举激发了居民对公共事务的热情,线上讨论会,线下议事厅,大家讨论得不亦乐乎。

  二是共治。街道、社区多次“吹哨”,召集并协调住建委、城管委等相关部门提前介入,最终确定对小区内破损道路进行改造整体方案,以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拆除局部人行步道、拓宽主路等具体措施。

  钱的事怎么解决?经过充分讨论,大家最终同意资金共筹。小区内摆上了捐款箱,居民捐款5.15万元。属地企业也主动出手相帮,捐款10万元。“我们还争取到街道奖金及部分政府资金。得知筹资到位,大家都很开心,当时感觉整个小区都沸腾了。”该社区负责人告诉记者。

  三是共享。“小区开始断路了。”“今天起马路牙子,切割路段。”“晚上东路北侧东口打开,北侧西口关闭。”“铺油期间,东路、南路不能停车,施工噪音请理解。”……一条条消息通过微信群、邻里圈及社区小广播等途径告知居民,施工不仅获居民理解,还得到居民的不少好建议。“以前,进门才是家。这次修路,让我有了社区就是家的感觉。”居民陈先生豪爽地笑了。

原文链接:https://bjrbdzb.bjd.com.cn/bjrb/mobile/2021/20210906/20210906_007/content_20210906_007_2.htm

(责任编辑:张东霞)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