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热点 > 要闻

安贞医院青年突击队采样一线践行誓言

来源:北京日报

时间:2022-05-30

  北京日报记者 王琪鹏

  还不到中午,核酸采样员王硕就完成了数百人次的采样工作。脱下厚厚的防护服,贴身的“绿大褂”已经湿了半截。烈日炎炎,一支50人的青年突击队冲在丰台区疫情防控一线,他们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8岁的王硕正是其中一员。

  “我们穿着防护服,即便有空调也感觉不到丝毫凉风。”突击队员王硕连忙喝了几大口水,被汗水浸湿的头发已经打了绺。自从丰台区全域提级管控后,他和队友一直在杜家坎地区进行核酸采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适应了愈发炎热的天气。

  5月17日,北京安贞医院接到上级指示,紧急组织起一支青年突击队,支援丰台区进行核酸检测工作。接到支援任务,大家都暂时放下了手头的工作,火速投身一线。王硕前一天忙到深夜,接到支援通知后他顾不上休整,便投入到核酸检测的战斗中。“核酸筛查是当前疫情防控非常紧要的环节,如果我们不能够精准地把阳性病例筛出来,哪怕晚一天,甚至几个小时,就有可能造成传播链的延长,甚至形成一条独立的传播链,这是非常可怕的。”

  在一线,王硕协助领队老师负责一支由20人组成的核酸采样小分队,支援杜家坎一带。根据每日疫情变化和社区检测需求,他们上岗的地方并不固定。核酸检测点有时在居民区,有时在建筑工地,有时甚至在路边的一棵大树底下。

  采样的量很大,队员们必须要同时保证速度与准确度。最忙的一回,王硕一上午采样840人,创了小分队的纪录。王硕说,为了加快速度,大家几乎全程都是站着。按照核酸采样流程,采样人员需要将拭子越过舌根,在被采集者两侧咽扁桃体稍微用力来回擦拭至少3次,然后再在咽后壁上下擦拭至少3次,通俗来说就是需要“捅到嗓子眼儿”。队员们细致地执行着教科书级别的操作,同时尽可能地提高手速,减轻居民在检测过程中的不适感。

  采样工作看似只需动动手指,其实并不轻松。一天下来,许多队员腰酸腿痛,休息好一会儿才能缓过来。有的女生手劲儿小,掰咽拭子时手上磨出了水泡,她们贴上创可贴,依然坚持工作。“疫情就是命令。在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前,这就是我们的回应。”

  年轻的医务工作者用行动践行着医学誓言,形形色色的普通人也在温暖着他们。在核酸检测岗位上,王硕时常觉得自己“泪点很低”。一次在建筑工地采样时,工地党委书记讲的一句话,让他湿了眼眶,也感动了许多和他一样的青年医生。

  这句话是这样说的:“这个时代的明星不是网红,也不是演员,而是伟大的医务工作者。”

原文链接:

https://bjrbdzb.bjd.com.cn/bjrb/mobile/2022/20220530/20220530_002/content_20220530_002_2.htm#page1?digital:newspaperBjrb:AP6293ca39e4b0898638b6c0be

(责任编辑:常辰)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