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京郊日报
时间:2017-10-12“环形互动”干群同心共建美丽家园
村里组建各种服务小组后,环境卫生小组成员拍下了第一张全家福。尤涛 摄
10月11日,记者一走进房山区城关街道东坟村,就感受到了喜庆祥和的气氛。街道两旁新绘制了文化墙,巷口张贴着“喜迎十九大”的横幅,村民家门口悬挂的红旗随风飘扬。这全都出自村民之手,是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精心布置的。
上个月(9月),村支部召开了一次党员代表会,讨论、制定10月“环形互动”主题和方案。根据大家反映的意见,村支部确定了以喜迎十九大为主题的“环形互动”主题,并制定了“环形互动”机制任务分解表。全村分成16个村民小组,哪个小组负责布置村党员活动室,哪个小组负责张贴横幅,哪个小组负责街道卫生,哪个小组负责整治小公园环境,在方案中全都事无巨细地一一写清。
方案定好后,村党支部通过“党员之家”向党员公开,再由党员代表及时将内容传达给其包片中的群众,同时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及困难问题,并及时向村党支部反馈。围绕着“喜迎十九大”这个主题,各家各户开始忙着收拾自家庭院、打扫街道卫生。
党员活动室里,村民杨丽玲带领小组成员,将活动室布置得整洁有序。村支书顾建成说,2013年,村里新建村史馆、村党员活动室时,党员和群众全部参与到了建设中。有人擅长瓦匠就负责砌砖,有人负责刷涂料,有人画文化墙,还有的人负责挖土植树,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没有请外来的队伍,全部由村民集体的力量完成,所以大家都自觉保护和维护。
“以前村里开大会,有人在会场抽烟,有人甚至赤脚。”杨丽玲说,如今党员在群众中竖起了旗帜,不文明现象消失了。
这个村建立的党建“环形互动”工作机制,形成了“支部—党员—群众—党员—支部”的联系互动沟通机制,并采取“三定三明”工作法。村党支部针对本村重点工作和重点工程,按月制定“环形互动”主题和方案;群众结合实际提出议题和意见,通过党员反馈给党支部。党支部研究后,提出“环形互动”主题,再按从党支部到党员到群众的顺序推进。
“环形互动”机制实现了由单项向联动的转变,让党群、干群之间循环互动起来,在群众与支部之间架起了连心桥,将党的方针政策及时传达到群众,并及时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反馈支部供决策参考。4年来,该村采取“环形互动”机制,多项重点工作又快又好地完成,每项工作都是党员、群众齐参与。
(责任编辑:桑爱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