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热点 > 要闻

第二届京津冀精品戏曲展演活动日前正式开幕

来源:北京日报

时间:2020-01-21

  1月19日,由中共北京市房山区委宣传部、北京市房山区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房山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京津冀十二市区文化发展联盟联合主办的“戏聚中华 曲韵房山”第二届京津冀精品戏曲展演暨房山区戏曲进乡村活动在良乡影剧院正式开幕。

  作为首都西南部的“发展新区”与“生态屏障”、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及京津冀区域京保石发展轴上的重要节点,房山区山水秀美、历史文化悠久、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素来有“人之源”“城之源”的美誉。为加强北京市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推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更好地贯彻与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若干政策精神,本次活动特以“戏聚中华,曲韵房山”为主题,通过慢慢品味戏曲文化艺术的独特韵味,借助“戏曲”这种传统文化形式,充分发挥戏曲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中的积极作用。

  本次活动通过戏曲进乡村活动开幕式、“百戏荟萃”京津冀精品剧目展演、“传承国粹”走进群众、房山区戏曲票友擂台赛以及房山区戏曲票友颁奖音乐会暨戏曲进乡村闭幕式等系列文化活动,以多戏种参与、多形式互动、多平台交流的形式,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戏曲文化,丰富房山人民群众美好的精神文化生活。

  鼓舞欢腾迎开幕 戏曲缤纷庆新年

  春节将至,大街小巷间都洋溢着热闹的气氛,房山区营造区域“多点开花,百戏争鸣”的戏曲文化氛围,创造与众不同的“戏曲文化年”,在活动开幕式上邀请京评梆戏曲名家及专业的戏曲团体对京评梆戏曲经典名段进行精彩演绎,现场还为房山区所聘请的“戏曲进乡村名家指导团”专家颁发了聘书,并宣布在房山区内所有乡镇(街道)都将成立“戏曲文化工作室”,也在现场向部分乡镇(街道)“戏曲文化工作室”的代表颁发了证书。房山区相关单位领导出席,为此次活动拉开了序幕。

  开幕式上,节目一开场就将整场活动气氛推向了高潮,一群可爱的孩子们伴随着经典的旋律和恰如其分的节奏不仅传递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还给观众带来了听觉上的享受,以及对即将到来的新年的期待。活动现场孩子们带来了《红娘》《凤还巢》《四郎探母》《卖水》《梨花颂》等经典京剧剧目的联唱,从孩子们精湛的表演中体现了对于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也看到了戏曲文化焕发出的新鲜活力,活动搭建起的这个梨园戏曲平台也给了更多孩子们展示戏曲艺术的机会与空间。

  不仅如此,开幕式的节目中还融合了京剧、评剧、河北梆子、昆曲等多个戏种,将经典戏曲曲牌体现出的传统文化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现场还特邀中国评剧艺术大师新凤霞、花月仙传承人戴月琴老师为现场观众带来了评剧花为媒当中的选段《报花名》,虽是寒冬腊月,却依旧给现场观众描绘了一幅花开四季、年华似锦的美好场景。戴月琴老师作为国家一级演员,以新派风韵和花派风格主演了《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三看御妹》《无双传》《凤还巢》《万花船》《意中缘》《狐仙小翠》等多部剧目。在此次开幕式上为大家带来的经典评剧桥段更是使现场笼罩在戏曲文化的浓郁氛围中,让观众沉浸其中,走近传统戏曲文化,感受戏曲韵味。除此之外,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优秀演员、闺门旦演员王洪玲老师,更是到场倾情演绎河北梆子的经典选段,将现场气氛再次点燃。我国戏曲文化源远流长,其所含的各类剧种更是各有其精彩,也各显其精华。此次活动也将以开幕式为起点,注重对不同戏曲剧种艺术内涵的深刻挖掘,主打以京剧、评剧、河北梆子三大戏种的展示演出为主,轮番上演多部经典折子戏,多个戏种、多台演出、多场交流,真正实现戏曲文化惠民、戏曲文化传承,让群众能直观、零距离地感受到中华民族戏曲艺术的魅力。

  精品剧目轮番上演 百戏荟萃走进群众

  素来有“人之源”、“城之源”美誉的房山区,在见证了人类文明起源、古老京城变迁的同时,也成为了山梆子戏种的缔造者和京评梆戏曲的汇集地,是当之无愧地推动中国戏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时代引领区。本届京津冀精品戏曲展演暨房山区戏曲进乡村活动以“立足区域、辐射北京”为根本出发点,多戏种参与、多形式互动、多平台交流,为创造与众不同的“戏曲文化年”,全然营造出区域内“多点开花,百戏争鸣”的戏曲文化氛围,特别与北京京剧院、中国评剧院、河北梆子剧团等专业院团建立合作,携经典戏曲剧目走进房山区内乡镇(街道),号召广大群众一起在活动中“看大戏,看好戏”,让更多京评梆精品戏曲剧目能够深入百姓生活,充实房山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传承弘扬传统戏曲文化,助推京评梆戏曲文化展演品牌在房山区落地生根,为众多戏种艺术文化魅力的弘扬传播奠定品牌基础。

  为使戏曲文化更加深入房山区人民群众的心中, 从而促进戏曲艺术的传播普及和传承发展,房山区文化和旅游局也特别创办了“戏曲文化工作室”,更加便民、利民、惠民,邀请为基层戏曲文化工作室特聘的戏曲专家团队,进乡村指导戏曲文化工作室和戏曲团队建设及发展,弘扬传统戏曲文化,培养戏曲文化人才,通过全区乡镇(街道)“戏曲文化工作室”,对这些民间剧团和青年戏曲人才增加扶持与指导,提高群众戏曲表演水平,促进其向更专业的方向迈进,使群众变“走近”为“走进”,变“感受”为“参与”,进一步焕发房山区群众戏曲文化传承新活力。

  戏曲焕发新活力 戏曲票友来PK

  为给区域内的戏曲票友们提供一个展示风采、接触名家、传承文化的舞台,此次“戏聚中华,曲韵房山”第二届京津冀精品戏曲展演暨房山区戏曲进乡村活动将深挖房山区戏曲资源,同时邀请相关领域的戏曲专家,为区域内的票友搭建自我展示平台,围绕京剧、评剧、河北梆子为主的三大剧种,开展小而精的戏曲票友擂台赛。经过票友们的精彩比拼和专业评委们的专业点评,最终评选出各类单项奖,通过举办比赛,彰显房山区域内戏曲文化的深厚实力,增强全区百姓的参与踊跃性和关注积极性,也使整体活动更加具备“多元化”和“亲民化”,与此同时也将更多外有的戏曲优势引入房山,助力夯实区域戏曲文化品牌的基础。

  结束语

  “戏聚中华 曲韵房山”第二届京津冀精品戏曲展演暨房山区戏曲进乡村活动旨在展现新时代房山戏曲文化魅力,唱响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华彩乐章,通过戏曲艺术的熏陶及传统文化的普及,将新时代的活跃气息与经典传承有机融合,产生强有力的碰撞,使观众们在体会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时深刻感受博大精深的戏曲底蕴。咏颂国粹精品,传递戏韵曲韵,在春节期间,为房山区人民营造出别具一格地年味儿,打造房山戏曲文化品牌的同时,推动房山戏曲文化持续健康发展,讴歌新时代下房山文化艺术稳步发展的新风貌,大力推动戏曲艺术创新发展,使之展现新魅力、焕发新光彩。通过活动的深入开展,积极探索面向群众、走进生活、培育新人、不断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和活力的戏曲文化繁荣发展之路,推动戏曲艺术在文化传承和创新中活起来、传下去!

原文链接:http://bjrb.bjd.com.cn/html/2020-01/21/content_12442943.htm

(责任编辑:桑爱叶)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