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旧物置换的集市热闹开张、消防宣传的讲解声声入耳、垃圾分类的指引细致入微,文明便从抽象概念转化为朝阳区酒仙桥街道居民触手可及的日常。今秋以来,酒仙桥街道以“文明+”为主线,将文明培育、实践与创建深度融入民生服务各环节,通过一系列接地气、有温度的活动,让家园焕发文明新活力,让群众幸福感持续升级。

旧物置换激活循环经济积分机制凝聚自治合力

秋意渐浓之时,正是家园焕新之际。10月23日上午,酒仙桥街道大山子、大山子北里社区依托“星耀五暖”党建品牌及“暖小自”服务载体,一场热闹的旧物置换活动在社区广场拉开帷幕,原本闲置的物品在这里实现“二次焕活”。

活动现场俨然成了“焕新集市”,居民们手提肩扛,将家中闲置的旧自行车、小家电、收纳箱、儿童玩具等物品陆续送来,现场人气爆棚。社区工作人员与网格员提前规划,划分出专属置换区域,对废弃车辆、旧家电等物品进行分类摆放,并引导居民有序称重、登记信息。根据物品价值折算的积分,将精准记入居民专属的“积分存折”,居民可凭积分兑换洗衣液、纸巾等实用生活用品。

“闲置物品放着占地方,扔了又可惜,积分兑换真是帮了大忙!”参与活动的居民点赞道。据了解,该活动已为居民发放近百本“积分存折”,“自治积分存折”机制不仅让“沉睡”的旧物焕发新价值,更撬动了居民环保共识,激发了自治内生动力,为美丽宜居家园建设注入持久动能。

聚焦“一老一小”科普消防筑牢社区安全防线

文明创建离不开安全底色。近日,酒仙桥街道驼房营东里社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抓手,在小区广场开展消防知识主题宣传活动,重点聚焦“一老一小”群体,通过“理论讲解+互动交流”的形式,让安全技能走进家庭。

活动中,社区工作人员结合秋季防火特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家庭用火用电安全、电动车规范停放充电等常见隐患排查方法,针对老年人行动不便、儿童安全意识薄弱等特点,特别演示了应急逃生技巧。现场还发放了《致居民一封信》《北京市消防条例》等宣传材料,引导居民主动学习消防法规,让安全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此次活动有效提升了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与自防自救能力,为构建安全和谐的社区环境筑牢基础,也让文明风尚在安全守护中不断传递。

垃圾分类常态化推进文明习惯入脑入心

“把垃圾分一分,让环境美十分”,在酒仙桥街道,垃圾分类已成为居民的自觉行动,更成为一道亮眼的文明风景。近日,街道驼房营西里、万红路等社区接连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通过多元形式让分类知识深入人心。

驼房营西里社区提前制作图文并茂的彩色折页,将复杂的分类标准转化为直观易懂的图示;活动当天,工作人员通过发放折页、悬挂条幅、设置宣传栏等方式,向来往居民详解分类标准、投放规范。万红路社区则在银枫家园、酒北村开展绿色环保活动,工作人员与垃圾分类指导员以“图文讲解+实物演示”的方式,聚焦厨余垃圾破袋投放、可回收物细分等实操要点,对“旧电池投放”“外卖盒分类”等常见问题逐一解答。

为推动垃圾分类走深走实,酒仙桥街道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社区主导、物业协同、居民参与”工作机制,不仅常态化开展寓教于乐的宣传活动,更持续升级分类设施、创新激励机制。活动中,志愿者还引导居民清理家中闲置杂物,通过积分兑换形式参与置换,让居民在实践中争做文明倡导者。

文明源自点滴,彰显于言行。下一步,朝阳区酒仙桥街道将继续立足居民需求,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服务载体,开展更多有温度、有内涵的文明实践活动,让文明之花开遍街巷,为群众美好生活持续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