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朝阳区常营地区陆港城东侧人行便道完成改造升级。这条曾经仅1米宽、高峰时段拥堵频发的“痛点路”,在乡政府多部门联动攻坚下,12小时内实现拓宽延伸,正式变身人车分流、绿植环绕的“舒心路”,赢得周边居民和商户一致点赞。

居民诉求急:核心路段通行隐患突出

此次改造的人行便道位于常意路与朝阳北路辅路交叉路口西南侧,地处朝阳区常营地区核心区域。周边聚集着龙湖长楹天街商圈、地铁6号线常营站、陈经纶中学保利小学及多个居民区,是居民通勤、学生上下学的关键通道。

由于道路一侧为绿化地、另一侧设置自行车停放区,原有38米长的人行道仅1米宽,电动自行车与行人混行现象普遍。早晚高峰时段,行人需侧身避让,拥堵踩踏风险突出,成为周边群众反映强烈的“出行痛点”。

火速解民忧:多部门联动12小时攻坚

“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工作的加急件。”接到居民诉求后,朝阳区常营地区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组建专项工作组赶赴现场勘察。乡主要领导带队协调城管、住建、施工单位等多部门现场办公,结合区域交通流量和居民需求,快速敲定“向南侧拓宽1.58米、延伸45米”的改造方案。

施工单位连夜调配人力物力,拆除原有路沿石,采用混凝土路缘石铺就新路面,并在新旧路面衔接处及绿化地周边种植绿植。乡政府工作人员全程现场督导,紧盯施工进度与安全。仅用12小时,道路改造便全部完工,实现人行与非机动车分流,通行压力大幅缓解。

长效惠民生:从“通路”到“美境”的升级

改造后的人行便道宽敞平整,两侧绿植生机盎然,不仅解决了拥堵难题,更成为兼具通行与观赏功能的“景观道”。早晚高峰时段,行人、自行车有序通行,往日拥挤混乱的场景彻底改观。

在此基础上,朝阳区常营地区计划进一步挖掘道路南侧绿地潜力,规划打造城市“口袋公园”,种植观赏性花草,推动交通功能与人居环境协同升级。同时,乡党委政府将固化“主动治理、未诉先办”工作模式,建立“诉求响应—问题解决—回访反馈”闭环机制,畅通公众意见征集渠道,从源头减少民生痛点,持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