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送爽,岁岁重阳。2025年重阳佳节,北京朝阳以文化为笔、情怀为墨,绘就一幅传统与现代交融的节日长卷。民俗体验区,菊花茱萸飘香,老少携手共庆;益智擂台前,巧思迸发,科技智慧趣味多;“好声音”悠扬响起,代际共鸣在音符中流淌。公益电影点亮秋夜,展览与市集串联起记忆与烟火,在朝阳写下文化重阳的温暖注脚。
民俗体验:菊香糕糯茱萸红
红墙映金菊,民俗醉重阳。“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主题活动在北京东岳庙举行。朝阳区文旅局、北京民俗博物馆端出“九花塔、菊花茶道、重阳糕手作、茱萸香囊”四道民俗大餐,邀请老人与青少年一起尽享“民俗+敬老”双重暖意,增强未成年人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

菊花又称九花,重阳节搭起“九花塔”是北京民俗博物馆沿袭多年的传统。在东岳庙瞻岱门前,由各色菊花垒成的“九花塔”足足有7米高,金黄的秋菊与红墙绿瓦相互映衬,吸引了老年人驻足留影。
活动现场设置菊花茶品鉴区和重阳糕制作体验区,并准备了重阳糕供观众免费品尝。参加活动的老人和孩子们品尝清香淡雅的菊花茶,共同制作软糯香甜的重阳糕,了解“以糕代高”、祈愿安康的传统寓意。而在茱萸香囊制作区,大家亲手填充茱萸、学习绳结技巧,制作充满吉祥寓意的小香囊。孩子们将亲手制作的香囊送给长辈,老人们也回赠以祝福,小小的香囊成为连接两代人情感的温暖纽带。
现场还设有舞台表演区、书画展示区和健康义诊区,为老年朋友带来多重文化体验。
闯关游戏:活力趣味过重阳
中国电影博物馆推出“光彩新章·影韵传承”重阳节民俗专场活动,融合传统文化与互动体验,吸引大批家庭观众“沉浸式”过节。
博物馆北广场化身活力体验场:3个趣味造型拍照框,供观众拍照打卡;“花样投投乐”设置光影洞洞板,投中两包沙袋即可领取胶片钥匙扣;“平衡力挑战”则考验手眼协调,30秒内将小球移入对应色洞即可胜出,赢得博物馆限定徽章。

此外,馆内同步发放“重阳集章卡”,集满拍照、互动、观展三枚印章可兑换“光影重阳”明信片,传统习俗被拆分成“可拍、可玩、可带走”的闯关体验。
“爸妈通关比我还快呢!”来自东城区的王女士带着父母一起来影博看展,顺便参与了正在举办的重阳节主题活动。一家人轮番上阵,其年近七旬的母亲在投沙包区连中三元,笑称,“在重阳节玩一把小时候的掷沙包游戏,感觉自己年轻了不少。”
“益智坊”:科技健脑助银铃
与机器人对弈、在交互系统指导下打八段锦、体验融入名著情节的健脑互动项目……中国科技馆启动“银龄益智坊”老年科普项目,打造融合文化与科技的沉浸式体验空间,引导老年群体在趣味互动中健脑益智。
“银龄益智坊”位于主展厅恐龙广场,共设置“银龄益智”“文化印刻”“智慧生活”“桃源探秘”四大主题区域。“银龄益智”区将四大名著中的“偷渡阴平”“花果盛宴”“武松打虎”等经典桥段巧妙转化为训练手眼协调与逻辑思维的互动展项,让老年朋友们在熟悉的文化记忆与情感连接中实现健脑益智。此外,老年观众可在“文化印刻”区体验良渚玉琮益智学具、木版水印等非遗技艺;在“智慧生活”区与机器人对弈、体验脑波绘画等智慧场景;在“桃源探秘”区化身民俗学者破解古代科技谜题,感受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创造乐趣。
未来,该项目将深入社区,推动科普服务常态化、可复制化,助力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文化惠民:文艺大餐送到家
朝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朝阳区宣传文化中心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孝满京城德润人心”2025年“我们的节日”重阳节系列文化活动,六大板块16场活动轮番登场,把文化艺术与暖心陪伴免费打包送到群众家门口。
“社区一家亲”全民美育课堂秒变“艺术游乐场”——工笔画、东北秧歌、非洲鼓一起开课,大爷大妈跟着鼓点摇摆,孩子提笔描牡丹;朝阳公益展厅里,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佳作让居民在家门口免费看展;“金刺猬大学生戏剧季”剧本朗读、“粉墨朝阳”京剧惠民、“乐鼓齐鸣情寄重阳”中国音乐学院附中音乐会连台上演,国粹与青春同台,掌声盖过锣鼓;《预制厨神》等多场公益电影送进双合家园养老照料中心、福寿苑养老照料中心,用银幕点亮老人们的文化新生活。
最“潮”的是互动体验——朝阳香文化传习所两场香牌手作体验活动,带领参与者亲身体验古法技艺,制作一枚独一无二的柏子香牌,为重阳时节更添一份寄愿安康的雅意。
“好声音”:曲曲唱响敬老情
垡头街道“垡宝演出季”之“垡头好声音”歌唱大赛暨重阳节慰问演出活动在垡头地区文化中心举行,丰富地区老年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弘扬尊老敬老传统美德。

“在茫茫的人海里我是哪一个,在奔腾的浪花里我是哪一朵,在征服宇宙的大军里,那默默奉献的就是我……”演出现场,《祖国不会忘记》《把一切献给党》《同一首歌》《天下乡亲》《大海摇篮曲》《红旗颂》等13个节目陆续登台。专业评委现场打分,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以前总觉得唱歌是自己的小爱好,没想到能站在这么大的舞台上和街坊一起分享,这感觉真好!”一位获奖的阿姨笑着说,脸上满是喜悦。
自今年6月“垡宝演出季”启动以来,垡头街道围绕居民文化需求,开展了“垡头笑剧场”“垡头好节目”“金孔雀”舞蹈大赛、“百姓大舞台”杂技演出等系列文化活动。“垡头好声音”前期通过“线上视频征集+社区推荐”双渠道,评选出13支文化队伍,其中,既有银发长者组成的合唱队,也有青少年为主的社区少年团,展现了“全民参与”的文化活力。
“一站式”:多重服务暖桑榆
安贞街道“孝亲敬老爱心传递·益路同行共朝美好”重阳节敬老主题活动设置公益集市,“一站式”满足老年朋友多重需求。政策咨询区聚焦养老补贴、适老化改造申请等,一对一答疑并普及相关知识;健康义诊区汇集安贞医院、安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辖区中医机构医生,让居民实现“家门口看名医”;用品展示区展示着电动轮椅、制氧机、血压计等适老器械,工作人员现场为老人演示使用方法。志愿服务区、公益活动区、生活售卖区则提供免费剪发、磨刀、法律咨询等便民服务,让居民不出社区选购各类特色美食以及文创手工等心仪好物。
大屯街道举办“情暖重阳 屯享金秋”敬老月主题活动。活动紧扣老年人生活需求,深度整合辖区养老服务资源,设置了机构、助餐、健康、文化、安全五大养老服务市集,为辖区老年朋友带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便民服务。
和平街街道启动“和爱”志愿服务计划,新组建的银龄志愿服务队将联合消防部门和爱心企业,建立常态化服务机制,定期为困难老年人家庭提供上门服务,提升辖区困难老年人居家安全水平。目前,该街道10家爱心企业捐赠的1000套火灾逃生自救“四件套”已全面覆盖辖区所有困难老年人家庭。(朝阳报)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39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