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朝阳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朝阳区城管委联合太阳宫地区办事处,走进人大附中朝阳实验学校开展“垃圾分类,我们一起来”主题宣讲活动。通过“系统讲解+实践互动+趣味游戏”的创新形式,为百名师生送上了一堂生动鲜活的环保教育课,推动垃圾分类理念在校园落地生根。

数据+案例解读分类核心价值
宣讲现场,朝阳区垃圾分类讲师王思彤以详实数据开篇,直观呈现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变迁与成效。“2019年全市生活垃圾日均清运量达2.77万吨,实施垃圾分类五年后,这一数字已降至2.17万吨”,一组组对比鲜明的数据,让学生们切实感受到垃圾分类的显著成效。

结合日常生活场景,王老师详细解读了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的分类标准与投放方法。她介绍,厨余垃圾经专业处理可转化为生物能源和有机肥料,可回收物通过分拣中心能实现资源再生,让学生们深刻理解垃圾分类在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中的重要意义。
趣味互动让知识“活”起来
“纸巾属于什么垃圾?”“充电电池该投放到哪类垃圾桶?”在“垃圾分类大行动”游戏环节,王老师每抛出一个问题,孩子们便通过举手、伸腿等快速反应作出判断,课堂上瞬间充满欢声笑语。

随后的实操投放环节更将活动推向高潮。孩子们从座位下取出提前准备的垃圾图案卡片,兴高采烈地跑上讲台,准确将卡片投入对应分类垃圾桶。生动的实践体验让抽象的分类知识变得通俗易懂,真正实现了“学中玩、玩中学”,让垃圾分类要求轻松入脑入心。

持续发力推动环保理念全覆盖
此次进校园活动是太阳宫地区垃圾分类宣传工作的重要一环。下一步,太阳宫地区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深入校园、走进社区,通过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引导居民和学生成为环保行动的积极参与者、绿色生活方式的坚定倡导者,携手共建清洁美丽的宜居家园。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39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