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走深走实,将绿色发展理念转化为居民自觉行动,朝阳区小关街道创新形式、多维发力,通过线下集中服务、趣味互动体验、线上知识比拼、实地探访学习等一系列特色活动,让垃圾分类知识深入人心,环保新风尚充盈辖区街巷。
线下集中投放服务与科普双到位
惠新北里社区牵头开展“新风‘朝’可回收物集中投放日”主题活动,通过微信群、公告栏等渠道提前广泛宣传。活动现场科学划分回收区域,社区工作者与热心居民组成服务团队,引导居民有序投放纸箱、塑料瓶、旧衣物等可回收物。志愿者一边清点分类,一边细致讲解不同材质物品的回收价值与处理流程,让“废品”实现绿色变现。同时设置的垃圾分类宣传区,以互动问答、实物展示结合宣传手册的形式,帮助居民精准掌握分类标准;文明养犬倡导区为养犬居民提供法规解读、登记咨询等服务;过期药品回收区则科普危害知识,引导居民规范投放,由专业机构统一处理,杜绝安全隐患。

趣味互动+云端答题分类学习更高效
惠新里社区将垃圾分类知识融入趣味游戏,举办“惠聚民心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无论是老年居民还是少年儿童,都踊跃参与其中,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巩固分类知识。大家纷纷表示,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记忆更深刻,今后投放垃圾会更加准确。

惠新东街社区顺应数字化趋势,推出“垃圾分类新风尚,你我都是行动派”线上知识问答活动。云端学习平台吸引居民积极参与,答题过程中大家相互讨论、互帮互助,多数参与者取得满分成绩。此举不仅强化了居民的环保理念,更营造了共同学习、主动践行的良好氛围,让垃圾分类从“被动要求”转变为生活自觉。

实地探访末端见证“变废为宝”全过程
惠新西街社区组织居民、志愿者走进北京首钢生物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实地探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与资源转化全流程。现代化的处理设施、先进的技术工艺让居民们连连赞叹,工作人员现场解答了垃圾分类标准、环保处理要求等疑问,让大家对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此次探访直观展现了垃圾处理的科学性与安全性,居民们纷纷表示将更认真做好分类,并积极向邻里宣传,带动更多人参与环保行动。

据悉,小关街道系列活动有效提升了辖区居民垃圾分类的知晓率与准确率。下一步,街道将持续完善分类体系,创新宣传形式,强化共治共享机制,推动垃圾分类从“新风尚”真正转化为“日常行”,与居民携手共建洁净宜居的美好家园,共绘文明街巷新图景。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39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