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北京朝阳,很多人会想到高楼林立的CBD。鳞次栉比的楼宇,蕴含着首都强劲的商务脉搏:全区金融机构1800余家,其中外资金融机构量占全市近三分之二,金融业增速比全市高6个百分点;商务服务业专业机构5万多家,租商营收占全市约四成。

  金融业稳居全区第一支柱行业,商务服务业、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居各区首位。与此同时,近年来科技也成为朝阳的新名片:今年前三季度,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合计达24.9%,全区金融、信息、商、科技四个行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超九成。

  经济动能强劲释放的背后,是朝阳区“十四五”时期确立的“商务+科技”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双轮驱动,助力经济大区朝阳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巩固提升 构筑商务经济新优势

  长期以来,商务是朝阳区的特色优势,是经济大区支撑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十四五”期间,朝阳区抓住数字经济强势崛起机遇,确立“商务+科技”双轮驱动发展战略,依托完善的商务服务业产业体系,加速推动产业创新与模式变革,实现发展动能跃迁。

  实现“双轮驱动”,必须巩固和提升商务经济主引擎。

  依托国际金融聚集区、“两区”建设,朝阳区积极打造高品质商务环境、全链条服务体系,构筑商务经济新优势,不断提升全球资源集聚和配置能力。

  今年9月,全国第3家、北京市第2家新设外商独资法人证券公司瑞穗证券获证监会批复成立,将落户朝阳。“十四五”以来,多个“首家”落地朝阳:全国首家另类投资保险资管公司——国寿投资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全国首家合资转外资全资控股的公募基金——利基金;全国首家新设外商独资证券公司——渣打证券;中东主权财富基金穆巴达拉在京设立只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基金,朝阳区国际金融影响力日益提升。

  目前,朝阳区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20.1%,前三季度增速高于全市5.3个百分点,区内集聚了1800余家金融机构,其中外资机构近400家、占全市65%。第三季度,北京极智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讯众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港交所首发上市,今年新增上市企业达5家,数量位居全市第一。全区上市公司累计达146家,新增首发上市企业数量占全市30%左右。

  朝阳区商务经济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持续提升,在新发展格局中的服务枢纽作用不断增强。朝阳区商务服务业加速向数字化、专业化、高端化、国际化发展,集聚专业机构5万余家,租商营收占全市四成左右、稳居各区首位。

  科技引领 新建产业园营收百亿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朝阳赢在未来的关键。

  2023年8月正式揭牌成立的中关村互联网3.0产业园,迄今已入驻企业340余家,覆盖从底层技术研发到上层应用创新的完整产业链,形成了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良好态势。2024年,园区营收突破30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100亿元。

  在“商务+科技”双轮驱动发展战略指引下,朝阳区以培育数字产业集群为引领,以赋能传统产业升级为重点,培育面向未来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全力打造数字经济核心区。朝阳区全力构建以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安全为核心的“3+X”产业创新体系,打造高精尖产业集群。

  在北部打造科技创新发展带,在东部落成北理工朝阳科技园,在南部建设山河湾谷创新区,朝阳区形成了引才汇智的创新发展强磁场。

  “十四五”期间,朝阳区创新要素加速集聚,成功举办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连续举办五届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打造国际科技组织总部集聚区、国际创业投资集聚区,建成中关村(朝阳)数字医疗产业园等23个特色产业园区。打造科技金融服务矩阵,实现、贷、债、保、等全链条金融资源在特色园区的全覆盖。发布全市首个区级全域数字化转型方案,出台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培育、互联网3.0、人工智能、数据要素、数字医疗等一批科技创新支持政策。

  今年前三季度,朝阳区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合计占GDP比重24.9%,其中科技服务业营收占全市比重超四分之一,增速高于全市7.6个百分点,科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全面提升。

  双轮标杆引领朝阳转型升级发展

  发挥区域内商业、文创、文旅、体育、金融、消费、医疗等领域丰富的应用场景资源优势,朝阳区创新应用场景开放的机制政策、生态平台、工作模式,推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与商业、城市、文旅、教育、医疗等应用场景相结合。例如,依托区内27家三级医院、5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优质医疗资源,朝阳区围绕肝病、皮肤、肿瘤等六大专协同项目,打造一批数字医疗应用场景示范案例。

  从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到应用场景创新,从科技成果转化到产业空间再造,“十四五”期间,朝阳区以“技术+场景+商务”深度融合为主线,积极推进数字经济全链条发展。

  硬技术与软服务交相辉映,科技创新与商务繁荣相得益彰,不仅培育了朝阳区的新质生产力,更重塑了现代服务业。

  随着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与同频共振,朝阳区正奋力将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与商务环境的“核心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为首都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全球消费中心城市注入源源不断的“朝阳动能”:今年上半年,金融、信息、商、科技四个行业增加值合计占GDP的比重达到57.6%(较去年底提升3.3个百分点),合计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90%。

  放眼“十五五”,朝阳区将深度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国际化、资本、商务、科技资源优势,立足北京数字经济核心区建设,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强化创新策源与成果转化能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高水平科技创新梯队,加强全域应用场景创新,夯实智算中心等新型产业基础设施底座,优化科技创新生态体系,营造全链条科技创新服务生态。

  朝阳区将深入把握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的发展方向,全力构建符合功能定位、彰显创新优势、厚植绿色底色、深化区域协同、充满发展活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和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以“双标杆”引领朝阳转型升级发展。(朝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