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青少年从社区活动的“旁观者”转变为治理实践的“主力军”,会为社区发展带来怎样的活力?近日,由朝阳区平房地区办事处主导、北京市朝阳区绿芽公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接的“青春传承·‘YI’童成长——青少年参与社区文化治理营造探索服务”项目圆满收官。该项目以19场特色活动惠及581人次、间接受益超800人次的亮眼成绩,获评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社会工作部优秀项目,为朝阳区平房地区社区治理注入了蓬勃的青春动能。

多元活动搭台青春风采点亮社区

在平房地区的各个社区,一场场充满青春气息的治理实践活动接连上演。“青春传承文化市集”热闹非凡,非遗体验“皂刻百家姓”匠心尽显,青少年化身“文化志愿小讲解员”,独立传播非遗文化与红色故事,还亲手设计队伍logo、规划发展方向。

除了文化传承类活动,青少年们还主动扛起社区责任。他们发起文明养宠宣传活动,以“小楼门长”“绿色少年”的身份践行担当;参与“薪火相传粽意浓”敬老活动,搭建起代际沟通的温暖桥梁;在“拳力益赴、乐在棋中”等活动中,增强公益意识与环保理念,促进家庭间的互动交流。而“种子的力-青春猜‘重’力”等趣味活动,更让青少年在欢乐中主动融入社区建设,展现出新时代青少年关注社区发展、投身社会实践的昂扬风貌。

治理成效凸显多方认可收获满满

项目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丰富的活动数量上,更彰显于社区治理的切实改变。文化认同方面,端午包粽、艾香童梦等活动后,青少年主动分享文化故事的意愿显著提升,让传统文化在青春视角下焕发新活力。

治理能力上,青少年全程主导活动策划与角色担任,从“小参与者”成长为“小能手”,沟通协调、组织策划等综合能力得到全面锻炼。社区氛围也因项目变得更加和谐温暖,95%以上的服务对象满意度、98%的“文脉寻根类”工作坊好评率,以及社区老人、物业、非遗传承人的一致认可,成为项目成效最有力的证明。

“123”模式赋能打造可复制治理样本

项目的成功,离不开创新的“123”治理模式。该模式以青少年为核心,构建“文化传承赋能社区治理”“社区治理承载文化传承”两条并行路径,联动社区、专业团队、多方资源协同发力,形成治理合力。

通过“实践+文化”的深度融合、青少年主导的参与机制以及多元场景的全面覆盖,项目不仅培育出一支能自主开展服务的青少年志愿队伍,更建立起“需求调研—活动设计—执行—评估—资源整合”的标准化流程。这一可复制、可推广的鲜活样本,为朝阳区乃至全市其他社区推动青少年参与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虽然2025年项目已告一段落,但青少年为平房地区注入的活力与温暖仍在延续。未来,朝阳区平房地区将继续延伸项目理念,搭建更多青少年参与社区治理的平台,吸引更多青春力量加入,共同绘就地区美好发展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