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朝阳区十八里店乡十里河地铁站周边非机动车停放乱象得到彻底整治,曾经早晚高峰"车满为患"、通道堵塞的场景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分区清晰、停放有序的整洁环境,赢得周边居民广泛好评。这一变化源于十八里店乡打出的"精准研判+疏堵结合+环境重塑"治理组合拳,彰显了地区联动共治的治理效能。
精准定位症结锚定治理方向
作为重要交通枢纽站,十里河地铁站早晚高峰人流量密集,非机动车停放需求集中。此前,因管理力量与停放需求不匹配、共享单车企业运维响应滞后、部分居民规范停放意识不足等问题,站点周边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现象频发,严重影响市民出行安全与环境秩序。

针对这一民生痛点,朝阳区十八里店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统筹乡平安建设办公室与十里河村形成治理专班,深入排查梳理问题根源,确立"以疏为主、疏堵结合、多方联动、长效保持"的工作思路,量身定制专项治理方案,为后续整治工作筑牢基础。
疏堵双向发力筑牢治理屏障
在"疏"的层面,十里河村主导优化空间布局,通过科学施划停放网格线、增设硬质隔离设施,明确非机动车专用停放区域。同时积极协调周边停车场资源,开辟新增免费停放区,有效扩充停车容量。村联防队每日开展3次以上动态巡查,及时将乱停车辆清理归位;同步推动与美团、青桔等共享单车企业签订运维责任书,明确高峰时段响应标准与清运责任,确保车辆投放与运维服务精准匹配。

在"堵"的环节,乡平安建设办公室强化监管合力,实施高峰时段"无差别清运"机制,对溢出停放、违规占道的车辆快速转移,保障通道畅通。牵头搭建"运维沟通群",与共享单车企业实时共享车辆密度数据,督促企业及时调度运力;在6个地铁出入口部署安保力量定人定岗值守,加强现场秩序维护,从严管控违规停放行为。
重塑环境生态培育文明新风
治理既要靠管理约束,更要靠习惯养成。朝阳区十八里店乡在整治过程中注重环境重塑与宣传引导双管齐下,在地铁站周边设置清晰易懂的停放指引标识,让居民直观了解停放规则。乡平安建设办公室联合十里河村委会工作人员在现场开展常态化劝导,耐心引导居民规范停放车辆,持续传递"文明停车、方便你我"的理念。

经过持续整治,周边居民的停放习惯发生显著转变,从过去的"见缝插针"变为如今的"自觉归位",文明停放的正向循环逐步形成。此次治理是十八里店乡深化"吹哨报到"机制、推动治理重心下移的生动实践,通过乡级统筹与村级执行的有效协同,补齐了基层管理短板,凝聚了共治合力。
下一步,朝阳区十八里店乡将系统总结十里河地铁站治理经验,进一步强化辖区各单位联动意识,以精准协作破解民生难题,持续提升地区治理力度与温度,为居民营造更安全、更便捷、更宜居的生活环境。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39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