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充满活力的七月,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师耕平谷”助农小分队踏上了前往大华山镇大峪子村的实践之旅。7月7日至12日,由学院团委书记、研究生辅导员带队,10名来自不同学科专业的研究生深入田间地头,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书写着属于他们的青春篇章。

深入对接,扎根田野

实践首日,团队抵达大峪子村村委会,与村干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对接。队员们满怀热情,与村干部就实践目标、内容安排及村庄需求进行了细致的讨论。当晚,队员们便迫不及待地深入田间地头,在果农的带领下实地考察果园。大峪子村的果园里,桃树郁郁葱葱,果实累累。队员们沉浸在这片绿色的海洋中,深入了解大桃种植的现状,为后续精准设计助农方案积累了宝贵的一手资料和深厚的情感动力。

依托专业,科普课程

在大峪子村,团队开设了6次“科普课程”,将知识从书本搬到田间。从桃文化的精神传承到平谷大桃的地理密码,从大桃甜美的生物奥秘再到挑选最甜桃的实用技巧,每一堂课都充满了知识与趣味。系列微课不仅让村民们受益匪浅,更架起了学科知识与乡土实践深度融合的桥梁。队员们用他们的专业知识,为乡村振兴贡献着青春的智慧与力量。

云端助农,教育赋能

除了线下实践,团队还运用新媒体技能,策划并执行了4场“教育+”主题助农直播。直播以学科知识为切入点,详细介绍大桃的丰富品种、独特产地环境及种植背后的故事。队员们用生动的语言和镜头,将平谷大桃的美好呈现在云端观众面前。四场直播累计吸引超2000人次观看,收获点赞5万余次。这场云端助农行动不仅拓宽了大桃的知名度,更让更多人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的蓬勃生机。

本次“师耕平谷”社会实践,是高校学子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课堂开在乡村振兴一线的生动写照。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首都师范大学的学子们用他们的青春与智慧,为“中国桃乡”的甜蜜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的身影在田间地头忙碌着,他们的声音在直播间里回荡着,他们的笑容在村民们的脸上绽放着。这一切的一切,都汇聚成一股强大的青春力量,推动着乡村振兴的巨轮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