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提升垃圾分类工作成效,细化桶站管理举措,阳光社区联合物业公司,深入辖区四个小区垃圾分类桶站,多措并举,逐一破解各类问题,进一步构建多方联动、闭环高效的垃圾分类分类工作格局。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值守合力
以责任落实为核心,充分激活党员报到、志愿者、社工、网格员、物业、三方分拣机构“多方联动”效能,构建全链条衔接、全时段覆盖的值守巡查机制。通过常态化现场指导、实时巡查提醒,帮助居民精准掌握分类标准,切实筑牢垃圾分类工作坚实防线,让分类习惯真正融入日常。


二是压实各方责任,推动工作落实
社工、网格员每日落实“包桶责任制”,聚焦桶站日常分类指导、设施擦拭维护等工作;第三方分拣指导员紧盯定投时段,强化桶站秩序管理与分类质量把控;物业公司承担非定投时段的巡查值守及桶站周边环境卫生整治;党员及志愿者在周末推行“自主报名看桶1小时”机制,实现分类工作无缝衔接、全域覆盖。

三是创新激励机制,提升参与实效
社区创新推出垃圾分类积分兑换机制,居民准确分类投放即可累积积分,凭积分数额可兑换洗衣液、垃圾袋、食用油等不同档位的实用物品。这一举措以“小激励”撬动“大参与”,有效点燃居民分类热情,让“分类有回报、环保有温度”的理念深入人心,成功推动垃圾分类从“要我分”的被动要求,向“我要分”的主动自觉转变。

四是推进试点升级,优化投放服务
社区同步推进桶站升级试点工作,安装智能分类桶站,通过自动化感应开合、实时满溢提醒等功能,为居民提供更便利、洁净的投放环境,进一步提升分类体验。

五是加强能力培训,促进提质增效
为提升工作人员专业能力,阳光社区特邀区第三方检查公司开展桶站实操专项培训。培训以实地教学、现场答疑的形式,围绕分类标准、操作规范、居民引导技巧等核心内容展开,有效夯实了社工及分拣员的业务基础,为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撑。

下一步,阳光社区将持续优化多方联动模式与积分激励机制,建立分类成效定期评估、问题动态整改的长效工作机制,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开展。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39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