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春风行动

海淀区北太平庄街道真情助残帮扶,做残疾人朋友的“贴心人”

来源:海淀区文明办

时间:2022-01-06

  学史力行,实干为民。海淀区北太平庄街道始终把党史学习教育与街道重点工作紧密结合,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载体,不断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民办实事、解难事、开新局的实际行动。

  近日,来自北太平庄街道文慧园路社区的残疾人家属将一面印有“心系残疾人,帮扶暖人心”的锦旗,送到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残联窗口工作人员手中,并激动地说道:“感谢街道多年来的关心和帮助,让我们特殊困难家庭享受到国家的好政策,使我们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事情要从2019年10月的一天说起,该残疾人的家属慌慌张张地来到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着急地询问其先生的残疾证为什么还没下发,工作人员见状便耐心询问申请人的信息,仔细查看电脑信息录入系统,得知早在1个月前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就通过评估机构的评残信息确认了申请人肢体残疾评定结果,按照残联评残工作的流程,此时应处于发证环节,但由于家属还未上传相关材料,暂时还无法进行发放。

  考虑到申请人及其家属居住的地方距离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较远,工作人员便与海淀区残疾人联合会相关部门、评残机构取得联系,帮助其家属完成线上填报、上传资料等系列操作,同年12月,该申请人成功领取到残疾人证。

  2020年年初,这名残疾人又因家中变故引起了精神方面的障碍,最终确诊为“器质性精神障碍”。拿到诊断书后,家属焦急地咨询工作人员是否能加办精神类的残疾评定。为让家属少“跑腿儿”,工作人员通过电话、微信、邮箱等方式及时帮助家属提交评残申请等材料,帮助这名残疾人成功领取到多重(肢体、精神)残疾证。

  之后,工作人员多次指导该家属办理残疾人的各项优惠政策,时刻关心关爱残疾人家庭,切实解决他们的生活实际困难。

  小善汇聚大爱,真心换取真情。“让残疾人得到更多关心和关爱,并非是完成一份工作,而是真正走进他们的生活,提高服务意识,多把方便带给群众、把满意留给群众,多为残疾人办好事、办实事,是每个残联人在办事前首先应该考虑的方向。”民生保障办公室科长(残联)陈菊英说道。

  多年来,街道民生保障办公室(残联)始终按照“审批更快、服务更优、精准务实”的工作目标,以困难残疾人的需求为切入点,关注困难残疾人的“烦心事”,努力做好残疾人关怀帮扶工作,得到了地区残疾群众的一致肯定。

  民生无小事,事事需上心。下一步,北太平庄街道将继续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和实际成效,提高辖区残疾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责任编辑:王健恩)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