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春风行动

东城区:“六送”服务把爱送到“她们”身边

来源:东城区文明办

时间:2022-03-10

区妇联围绕做实“六字文章”送法律、家教、送文化、送岗位和技能、送关爱、送荣誉

六送”服务把爱送到“她们”身边

  今年,东城区妇联以“聚巾帼之力 促‘六力’提升”为主题开展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活动,并围绕做实“六字文章”,开展“六送”服务月活动:送法律,做好“靖”字文章;家教,做好“净”字文章;送文化,做好“敬”字文章;送岗位和技能,做好“劲”字文章;送关爱,做好“静”字文章;送荣誉,做好“竞”字文章。一系列充满关心、关爱的好服务送进基层,激励广大妇女有责任、有担当、肯奉献的新时代优秀女性,为加速“崇文争先”、做实“六字文章”贡献聪明才智与巾帼力量。全区各妇联系统也围绕“六字文章”,把形式多样的服务送到广大妇女身边,让她们感受到了来自“娘家人”的温暖。

区妇联走访慰问“巾帼文明岗”。

区妇联举办“三·八服务月”送关爱活动暨“兰心惠东城”女性暖心项目第二阶段启动仪式。

区妇联举办“家教”服务,线上线下为千余名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大讲堂。

  送法律,做好“靖”字文章

  精神暴力算家庭暴力吗?单方面离婚该怎么做?独生子女可以继承父母的全部遗产吗?面对这些妇女群众关注的法律问题,东城区开展了一系列普法宣传活动,将法律送到广大妇女身边,帮助她们学会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近日,一场“建设法治东城·巾帼在行动”普法宣传咨询服务活动在时传祥纪念馆开展。活动上,来自区妇联、区科信局、区劳服中心、东城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东卫律师事务所、“新华1949”系列园区、人民美术文化园等单位的工作人员,现场宣传妇女权益、版权服务、知识产权、企业信誉修复与建立等法律知识,并为前来咨询婚姻家庭纠纷、知识产权等问题的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此外,来自君泽君、志霖及雷杰达3个律师事务所的女律师,分别走进东花市、东四、景山、崇外及体育馆路街道,面向三级妇联干部、社区妇女议事会成员、巾帼亲情服务队队员及社区妇女群众,开展《民法典》宣讲活动。在活动中,女律师们将工作中接触的典型案例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为大家解读了《民法典》的相关法律内容,特别就夫妻共同债务、离婚冷静期、遗产的处理等问题讲解了相关的法律规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实用性。

  连日来,全区各级妇联纷纷组织开展了以“建设法治东城·巾帼在行动”为主题,面向全区广大妇女群众宣传《反家庭暴力法》及《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活动,引导妇女群众形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家教,做好“净”字文章

  如何从“自然型”父母升级为“专业型”父母?怎样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规律与问题?如何增进亲子关系?近年来,广大父母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从自然化向专业化的转变。为此,区妇联举办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大讲堂,把家教送到广大家长的身边。

  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教育难题,东城区妇联特聘家庭教育专家、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爱自然生命力体系资深家庭教育导师及北京中心院长封虹为家长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的答疑课。封虹老师将《家庭教育促进法》贯穿于授课内容之中,让家长们增长了专业带娃知识的同时,也增强了家庭教育的法律意识。

  听了封虹老师的授课后,一位家长说:“作为孩子的监护人,以前我觉得只要给孩子吃饱穿暖就行了,至于教育培养那是学校的事。听了这堂课我才意识到,我们做家长的应当有承担孩子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用正确的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孩子,陪伴孩子健康成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和品行,做到依法带娃。”活动现场,家长们还获赠了《家庭教育促进法》一书。

  据了解,自《家庭教育促进法》施行以来,区妇联利用寒假、春节等节点,开展系列儿童关爱服务和“依法带娃 科学育儿”线上公开课,营造“依法带娃”的良好氛围。下一步,区妇联还将围绕贯彻《家庭教育促进法》,编制实施新一轮家庭教育规划,健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提升家校社协同育人水平。

  送文化,做好“敬”字文章

  旗袍是中国女性的传统服装,也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近日,来自安定门街道的女性职工、居民齐聚“山山有”会客厅,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从中国传统服饰的历史变迁,到传统手工艺盘扣的制作,来自那旗袍第四代传承人、灵犀京派旗袍设计师、民进会员徐冬带领大家走进旗袍的世界,穿越历史长河,感受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魅力。

  安定门辖区有着浓厚的国学文化氛围,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位居于此。如何让传统服饰文化深入居民日常生活?如何让国学文化走进千家万户?如何做好家教家风建设?在会客厅,大家就这些问题展开了讨论,以巾帼行动助力“敬”字文章,聚焦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深化认识与思考。

  接下来,东城区妇联还将开展“科创新时代,巾帼展风采”庆祝“三八”妇女节活动,引领广大妇女提高科学素养,助力“创新东城”建设,落实科技兴国战略。

  送岗位和技能,做好“劲”字文章

  一根棒针,一根钩针,一团毛线,利用这些工具在一双双巧手编织下,一朵朵玫瑰、康乃馨、铃兰在指尖绽放。“没想到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钩织培训,我这双手也能做出这么漂亮的花。”在手工钩编培训班上,一名学员惊喜地说道。

  授课现场,来自巧娘工作室的巧娘通过集中示范和一对一讲解,帮助学员们快速掌握编织的基本技能。学员们边学边问,积极互动,现场学习气氛热烈。

  这个手工钩编培训班是区妇联与区巧娘工作室发展协会为了帮扶困境女性掌握一技之长,拓宽增加收入的渠道,共同组建的,共开展17次培训课。经过培训后,一位学员说:“课后,我也会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更多的学习,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两”群体也是区妇联关心和关爱的对象。在“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区妇联联合绿舟应急救援促进中心为互联网企业员工开展了一场应急救护培训讲座。培训老师运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了心肺复苏、异物梗阻、烧烫伤处理及地震、火灾自救等主要内容,并手把手指导参训人员进行急救方面的实际操作。一位企业员工表示,短短的一个小时,大有收获,此次讲座针对性和指导性强,希望在紧急关头能运用自己所学技能帮助有需要的人。

  送关爱,做好“静”字文章

  在“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天坛街道妇联干部将亲手制作的插花送到女快递员王飞的手中。王飞手捧着花,欣喜地说:“特别感谢街道妇联给我们这些顾不上‘美丽’的女生送来的节日祝福,我很开心,感觉心里暖暖的。”

  东城妇联系统对女性的关爱不止于此。近日,在2022年度三级妇联和社会组织资源对接会上,全国妇联与建国门街道西总布社区签约了“文明实践巾帼志愿服务阳光站”项目,北京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与社会组织代表签约了“春蕾计划—梦想未来”东城行动公益项目,东城区妇联与社会组织之家签约了合作运营框架项目,体育馆路街道与北京泛亚州际电力工程有限公司签约“兰心惠东城”暖心关爱服务项目,东花市枣苑社区妇联与海豚出版社签约了合作“海豚儿童之家平米阅读”项目。未来,这些社会组织将集结力量为东城区的妇女儿童提供精准服务。

  开展“记忆包裹”老年健康宣讲活动,帮助并指导老年人认识了解阿尔茨海默症的基本情况及应对策略,科学健康地安享晚年;开展义诊集市,专业医疗机构的爱心义诊医生为女同胞科普各门诊专科的医疗知识等等,连日来,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送到了东城女性的身边,让她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幸福。

  送荣誉,做好“竞”字文章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7月1日的庆祝大会上,100个气球在天安门广场上集结,十万只气球一齐飞上天空。自此,北京市东城区前门小学书记、校长于立宁带领着新校区的全体教职工圆满完成了这次气球停放场地服务保障的任务。

  46天的现场保障;两次周六夜间至周日凌晨2点的全要素演练;6月30日、7月1日,学校的干部团队、后勤部门为了确保万无一失,32小时不离校、不睡觉;当气体公司将315个氦气瓶运到操场时,于立宁和同事们站岗两个多小时,紧紧盯着气瓶的安全搬运。近日,于立宁被授予东城区“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

  此外,还有认领100个“微心愿”为“一老一小”办实事的女企业家;将高科技成果送进千家万户改变东城居民生活的公司员工;为打造“双奥之城”传播冬奥文化赋能聚力的公共文明引导员……2021年以来,全区各行各业涌现出一大批爱岗敬业、奋发进取的“巾帼文明岗”“巾帼建功标兵”和“全国最美家庭”。

  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东城区妇联领导走访慰问了这些集体、个人和家庭,为她们送上了节日的祝福,并感谢各行各业的姐妹,在不同的岗位,发扬“巾帼无须让须眉”精神,为建设美好东城的辛劳付出。

(责任编辑:王健恩)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