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春风行动

充足、顺畅、暖心 朝阳绘制抗疫“民生保供图”

来源:朝阳区文明办

时间:2022-04-28

  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有保障,是打赢疫情阻击战的重要物质基础。朝阳区积极统筹调动,引导相关企业保障市场供应,动员各类人员解决物资配送“最后一百米”。

  仓储中心实时配送,超市门店货足价稳,快递配送运力十足,志愿服务细致周到……朝阳区各方勠力同心,为全区人民日常生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和安心的服务,共同绘制了一幅温暖人心的抗疫“民生保供图”。

  地点:京客隆生鲜食品配送中心

  全天配送不停歇

  4月25日夜里12点,位于朝阳区姚家园路的京客隆生鲜食品配送中心内,灯火通明,紧张忙碌。

  “19号车可以进场了,到冻品区。”“7号车装完了嘛?核对无误,赶紧出仓。”……已经连续工作了近40个小时的该配送中心经理杨奎军还在现场指挥着。

  作为京客隆集团两大仓储中心之一,这里拥有果蔬、冻品、日三大车间,负责全市130多个京客隆门店货品的日常配送。面对当下市民的购买需求,该中心加大了货品的采集和供应,其中,仅仅果蔬的日配送量就由150吨增加到了近500吨。

  不同于以往,这个夜晚,该中心超负荷运转,配送车辆由原来的34辆,又临时增加了40辆,长长的配送车队从中心内到中心外,排成了长队。分拣、装货,装满一车,开走一车。而另一侧从各个果蔬基地、食品加工厂等地来的车辆,也源源不断地驶入、驶出。

  整个配送中心100多号员工几乎都投身工作一线,帮助装卸货物。借助集团增派力量,该中心实行人员轮班倒,“歇人不歇车”,保证24小时配送不停歇。

  负责潘家园、劲松一带配送工作的司机吴大伟,是中心的老司机。只见他两手抓起配置好的货箱,轻轻一甩就将其放置到车厢内的指定位置,一件又一件,整齐又利落。在打包员的帮助下,不到一个小时就把车厢装满。

  凌晨3点,包括吴大伟在内的19名司机驾驶着配送车顺利出“仓”,迎着渐强的曙光,奔向各个超市门店……

  延伸阅读——

  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

  突发疫情后,朝阳区第一时间协调各方保障居民生活。目前朝阳区市场流通的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物美、京客隆、永辉、盒马等重点连锁超市货源充足,按日销量的1.5倍保持库存,并建立了主要生活必需品政府储备。出现疫情风险的街乡,由75个重点保供企业门店进一步加大蔬菜、水果、肉类等生活必需品备货量。区发改委、商务局及时掌握市场供应和价格变化;区市场监管局加强商品价格监测和质量检查工作;交通部门确保物流运行畅通。

  地点:京客隆劲松店

  货物充足价格稳

  4月25日早上不到5点,京客隆劲松店紧急订的4车常温食品和4车果蔬等已全部运至店内。两个小时后,店内各区域货物已摆放整齐,消毒等工作也已就绪。

  走进店内,原本摆放饮料等当季热销品的主题展区内,已经调换成了方便面、面条、米面等当下“热销”品,满满当当。蔬菜区也是琳琅满目,黄瓜、西红柿、土豆、莴笋等耐放蔬菜堆成了一个个“小山”。其他区域,肉蛋奶等食品也货源充足。店内所有商品价格均保持不变。

  “为应对客流高峰,我们早就做足了准备,货架上摆放的菜品、食品等热销品,是以往的3到4倍。”长孙宝健介绍,店内储藏室还备了大量货物,可以随时补货。

  本次疫情出现后,京客隆劲松店的网上订单量也从疫情前的一天200至300单,达到现在一天700至800单。对此,京客隆劲松店将店内工作人员进行统一调度,实行24小时两班轮岗。除部分人员负责货架区服务和备货外,其他人员全力分拣打包线上订单商品。

  “叮咚,您的新订单来了!”从早上7点上岗后,该店快递分拣员李正卿负责的订单设备就没有“断响”过,新的订单接踵而来。为提高配货效率,他常常同时配置两到三个订单,接订单、配货、打包、包、放置到超市对外配货平台,配送效率比以往提高了近两倍,确保商品第一时间送到居民手中。

  延伸阅读——

  门店备货量增2至3倍

  针对当前市民购物需求,京客隆集团加大了蔬菜源头采购力度,各类生活必需品库存备货量增加2至3倍,目前商品供应充足、货源稳定、价格平稳、物流畅通。京客隆集团随时关注中小店铺客流及销售情况,增加物流配送频次,紧急情况下发挥店铺网络优势,采取间调拨方式,从大店直接向周边中小店铺补充货源,确保中小店铺商品不缺货、不断档,保障市场供应稳定。

  地点:叮咚买菜十里堡站

  加派人手保供应

  “西红柿、土豆、白菜……”4月26日上午8:00,叮咚买菜十里堡站工作人员霍欣英正在按照订单信息打包蔬菜。一单结束,紧接着处理另一单。

  “上午8点到12点、下午4点到晚8点,这两个时段是订单高峰期。”叮咚买菜十里堡站站长赛赛介绍,最近,受疫情影响,居民线上购物需求增加,高峰期有所延长,有时甚至到夜里很晚。

  为满足居民需求,叮咚买菜十里堡站由原来每天一次备货增加至一天两次,工作人员由原来的10多人增加至21人,并实行倒班制,确保蔬菜及时送到居民手中。“叮咚买菜十里堡站的配送范围可覆盖周边4.5公里左右,我们现在人力、菜品,市民可按需购买,无需囤货。”赛赛说。

  叮咚买菜果蔬大出库量已达到日均60多万件,近500多名员工上岗,并针对可能出现的人手紧张情况,启动了内部职能部门的支援机制,全力保障居民需求,稳定居民的“菜篮子”“米袋子”。

  此外,叮咚买菜进一步强化员工防疫安全措施,一线员工全员完成三针新冠疫苗接种,并按要求定期进行核酸检测。在各站点,叮咚买菜严格执行每天全面消杀,配送员出发、返回均需进行全身清理消毒,确保居民“菜篮子”安全有保障。

  延伸阅读——

  末端配送运力增加

  为了保证居民能随时买到、尽快收到生活必需品,各快递平台纷纷推出多种举措,增加末端运力。美团买菜延长配送至24点,配送人员增加50%。京东生鲜协调支援,加速完成生鲜订单。盒马也已经增加近3成运力。京客隆在增加人力的同时,还实行智慧控单,并依靠第三方提升配送能力。朝阳区在疫情防控的总体要求之下,还为各类配送人员畅通配送通道,大力保障末端配送运力。

  地点:潘家园街道松榆东里42号楼(封控区)

  楼上楼下送到家

  “从网上买了一箱矿泉水,有点沉,辛苦大家了。”“从网上买了点治疗过敏的药品,麻烦工作人员给送一下。”……早上刚过8点,朱宇的微信群里不时传来信息。

  “好的,收到。这就给您送去。”发完短信,朱宇立刻小跑着前往距离单元楼约300米远的外卖点取物资。由于身穿防护服,加之气温升高,不一会儿汗水就打湿了衣服。

  朱宇是潘家园街道松榆东里社区的一名社区工作人员。疫情发生后,为保障封控区居民的物资配送、买药就医等需求,潘家园街道第一时间在封控区内组建爬楼小分队,做好服务居民“最后一百米”。朱宇正是这个小分队成员之一。

  “运送物资可不只是体力活儿,也是个精细活儿。”爬楼小分队相关负责人王丹介绍,因为户数多、物资量大,需要合理规划才能做到精准配送。为此,他将爬小分队分成9组,每组由一名社区工作人员和一名物业工作人员组成,42号楼共有18层,每组队员负责两层共16户居民的生活保障。

  爬楼小分队队员们的付出,居民们看在眼里,暖在心里。居民们在群里说道:“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等能出去了,我也要做志愿者,为社区共建献一份力。”还有居民发出倡议:“非必需品请大家不要买,志愿者跑上跑下送东西,太辛苦了。”

  延伸阅读——

  居民需求及时解决

  针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我区积极发动党员志愿者、物业员工分发快递、外卖,送货到户,定人定岗值守服务居民,解决物资配送“最后一百米”问题。同时,不少街乡的社区还以楼、单元为单位建立微信群,社工、志愿者和医护人员、下沉干部包楼包户,做好需求摸排,特别是针对老年人、孕妇、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保供服务。(朝阳报)

(责任编辑:王健恩)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