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淀区文明办
时间:2022-05-13“他安慰我不用着急,他来做,话语和蔼可亲……他仔细娴熟的操作,不到20分钟,就解决了我忧心两天的犯愁问题……”
5月2日,一封手写的感谢信送到了正在海淀区甘家口街道航天社区下沉值守的海淀区城市管理委工作人员王虎婴手中,信中80岁老人董文秀阐述了如何在王虎婴的帮助下,解决了因健康宝弹窗无法进入超市、医疗机构等难题,表达了对这位年轻党员贴心服务、用情解难的感激之情。
初见王虎婴时,他戴着黑框眼镜,一身运动装扮,看起来青春洋溢,活脱脱阳光男孩一枚。“奶奶呀,您别着急,核酸检测结果我帮您查看一下。”“爷爷您先坐,进不了超市是因为健康宝有弹窗了,您放心,咱们按照流程办理,很快就能解决问题。”航天社区老年人居多,脸上还有些许孩子气的王虎婴穿上隔离服,面对前来办理弹窗解除的老人极具耐心,讲话轻声细语,柔和亲切。“我姥姥95岁了,看到他们就和看到我姥姥一样,千万不能着急,慢慢来,‘哄着’他们把问题就解决了”。王虎婴憨憨地笑着说。
5月2日下午,80岁的老人董文秀奶奶和90岁的老伴,相互搀扶着来到了社区居委会,一进门,两人就开始委屈起来。“这两天公园、超市都不让我们进去,快愁死了,孩子你能帮奶奶看看这是咋回事吗?”一听老人的困难,王虎婴马上起身,半弯着身子探出工作台,耳朵贴着老人,详细询问各种情况。
原来老人因为健康宝弹窗及身份证更换等原因,无法显示核酸信息,也无法进入超市公园医院等。王虎婴按照作业流程,查看相关核酸阴性证明及承诺书后,帮助两位老人解除了弹窗。“相比年轻人,老年人一个是年纪大了,不能一下子表达清楚需求,另外一个就是焦躁情绪,一定要注意帮助他们舒缓”。王虎婴说。
细心的王虎婴面对老人总是先耐心聆听,遇到问题也是一遍一遍地解释。“很多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我们得耐心地帮着操作。”
5月2日,董文秀奶奶,手写了一封感谢信,来到居委会交给了正在忙碌的王虎婴,工工整整的手写楷书,313个字,一字一句表达了对王虎婴的感谢与认可。“孩子,等疫情结束了来奶奶家啊,奶奶给你做好吃的!”
接到感谢信,王虎婴眼眶湿润了。“我只是为老人们做了一点点分内地帮着,没想到他们对我就像亲人一样。”
除了帮助居民解除弹窗,王虎婴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对流调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录入。如果说穿着防护服的“大白”是站在光里的英雄,那么他的工作,更像是看不见的一场比赛,对手是时间和疫情。
“流调信息发过来以后,我们两人一组,一个人打电话核对信息,确认行程轨迹,一个人录入信息,属于我们社区的人员及时入库,不属于的要及时转接出去”。工作期间,王虎婴就像钉在椅子上,眼睛盯在电脑屏幕里,脑子想着流调轨迹和接触人员,“昨天一天就分类整理了900条信息”,在王虎婴看来,信息录入工作看似枯燥,却也正是有了这些准确流调数据的“小砖头”,才垒起了整个安全完整的信息大厦。
“我爸说,他也是有着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常常教导我,牢记使命,公仆为民”。一如他的名字,在这个95年大男孩的身上,透露出的勇敢坚毅、为人民服务的决心信念,映射着两代党员接力奉献的光彩,也照亮了青春奋斗的底色。
年轻的王虎婴只是这支召之即来、来之则战的青春战“疫”先锋队的一员。
2022年4月30日零时至5月6日24时整,甘家口街道部分区域实行临时管控。4月30日上午,按照要求,区城管委第一时间组建青年党员先锋队,下沉社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他们中有的人放下碗筷骑着电动车一路奔来,有人自驾车从五环外疾驰而来,有的刚完成核酸检测任务来不及脱下防护服就奔赴需要支援的管控小区……15名党员,15名年轻人,仅用1个小时,他们就完成各种工作对接并抵达“战场”展开战斗。
他们中,一半以上是“90后”,面对疫情,他们争分夺秒,放弃五一假期休息时间,“有什么工作你们安排就好”“一切以咱们街道工作为重,我们服从安排听指挥”,支援小分队划分五组,最快速度进入工作角色,主动承担社区数据录入、解除弹窗、扫描证件、维持秩序等工作。
接过接力棒,青春正飞扬,5月3日,第一批支援小分队圆满完成第一阶段任务,5月4日,第二批支援小分队接力顶上。
(责任编辑:王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