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情调解便民利民,司法助力政务服务。黄村镇坚持“进一门、找一人、了一事”让群众办事更便捷、更省心。
案例一
王某于2022年5月份因交通事故受伤,交警多次调解均未果,肇事司机认为王某请求赔偿数额过高,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性意见。王某家庭经济十分困难,无法聘请律师代理此案。无奈之下,来到镇政府请求给予法律援助。
便民服务中心法律援助窗口工作人员接待诉求后,利用所有知识一次性向对方讲解了所需准备的全部材料,让老百姓少跑腿,少走弯路。王某按照要求一次性完成了办理申请法律援助的相关手续,对此非常满意。
案例二
韩某因劳动争议与用人单位发生纠纷,欲申请法律援助,向工作人员提交了身份信息材料、《劳动合同书》、单位辞退的通知书、工作证等相关证据,但缺少了经济困难证明,因此来到了黄村镇政府申请法律援助。
便民服务中心法律援助窗口工作人员详细了解情况后,考虑到受疫情影响,申请人确实无法及时提供经济困难证明。于是,工作人员告知韩某可以采取告知承诺制。之后,韩某顺利地办理了法律援助申请手续,对法律援助的工作人员表示万分感谢。
当好“政府窗口” 服务于民,取信于民。黄村镇平安建设办公室和便民服务中心联手推进法律援助窗口再“提档”。
为全面落实新冠肺炎的疫情防控措施,保障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窗口正常运行,进一步提高法律援助工作的质量,切实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黄村镇开展了新一轮的法律援助业务培训。
平安建设办公室负责法律援助的工作人员为便民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科普专业法律知识,详细讲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法律援助条例》中关于法律援助申请条件、受案范围、经济困难的认定标准、相关材料准备以及办案程序和实施等实际业务的相关问题,针对法律援助申请需提交的材料做了详细的介绍。
本次培训进一步提升了法律援助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提高了镇内法律援助工作的质量,以便更好地服务困难群体。
下一步,黄村镇将用情、用心、用力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让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得到更好解决。(今日黄村)
(责任编辑:王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