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通州区文明办
时间:2019-04-09健康扶贫是脱贫攻坚工作的坚中之坚、难中之难。在健康扶贫领域,通州区通过捐助大病救助资金、组织医疗机构结对帮扶等举措,实现精准扶贫医疗救助,切实解决受援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难题。
200万大病救助金
令重症低保户获新生
在拉萨城关区,记者见到了肾移植手术后重获新生的洛松次仁。洛松次仁面色红润,一身干练打扮的他正修剪着家里绿油油的盆栽。
2014年2月份,29岁的洛松次仁出现了浮肿、流鼻血、恶心呕吐、高血压等症状,被医院确诊为尿毒症。他是城市低保户、没有固定收入,多次住院透析后,家里已捉襟见肘。病情越来越重,医生给出了肾移植的治疗方案,但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肾源,高昂的费用也是大难题。
2016年,城关区民政局的一个电话给洛松次仁带来了生的希望,工作人员告诉他,大病救助资金可以承担他所有的换肾费用,还有望在北京接受手术。经过一年多的等待,2017年12月,终于有一个肾源与洛松次仁配型成功!3天后,洛松次仁在北京朝阳医院接受了历时4个小时的肾移植手术。“手术非常成功,术后第5天,我就能下地活动了。跟之前的感觉简直天壤之别,浑身有劲了,胃口变得特别好,之前是什么都吃不下。”肾移植手术共花费48万元,根据相关政策,这笔钱洛松次仁不用承担一分,全部由大病救助资金承担。
据城关区委副书记、常务副区长唐兵兵介绍,自结对帮扶以来,通州区共向城关区捐助了200万大病救助资金,这些资金根据相关政策,被用于当地低保户的大病救助。包括洛松次仁在内,城关区已经有3名城市低保患者接受了肾移植手术。
通州医生深入内蒙古
开展义诊送医送设备
在内蒙古科右中旗,一场争分夺秒的生死救援成为京蒙两地间的一段佳话。
2018年8月初,潞河医院妇产科行政副主任马红梅随通州医疗专家团来到科右中旗,进行4天的短期义诊。返程这天的早晨6点,当地一位产妇突然出现大出血,血压不停下降,生命危在旦夕,正准备返回通州的马红梅临危受命,协助抢救并参与手术。半昏迷的产妇说着马红梅听不懂的蒙语,鲜血不断涌出,情况十分危急。打开腹部后,马红梅发现,这是一位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胎盘附着在剖宫产疤痕上,危险性高达50%,即使在潞河医院也不常见。稳住心神的马红梅,冷静指挥着临时组建的这支手术团队,给液、给血浆、上升压药,一声声指令清晰果断。伴随微弱的啼哭,一个男婴诞生了。医生们迅速把这名只有3斤重的早产儿交给儿科医生抢救,同时立即用止血带阻断子宫血管。患者出血终于止住,但放松止血带后子宫各个创面严重渗血,马红梅判断这是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紧急压迫并给予血浆1000毫升后观察好转,出现凝血块。两个多小时的手术终于取得成功,母子得救了。
在翁牛特旗,来自通州区的医疗团队让一位20多年白内障的患者恢复了光明;奈曼旗东明村一名建档立卡贫困老人长期患慢性病,呼吸困难,整夜难以入睡,通州帮扶医疗队第一时间免费为老人送去了制氧机,重燃老人对生活的希望。
去年,通州区共组织9家医疗机构与各受援地开展结对帮扶,组织近百名卫生专家赴对口帮扶地区开展义诊、慰问、捐赠、培训等活动,累计接待患者2200多人,并赠送价值392万元的药品和医疗设备。潞河医院、东直门医院东区、妇幼保健院等大型医院与受援地医院成立医联体以来,已成功实施手术46例,为各地增加了更多高难度的手术种类。一项项举措,既雪中送炭,也“授人以渔”,给受援地的健康扶贫注入“通州力量”。
(责任编辑:张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