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区县动态

通运街道举办邻里节主场活动,表彰优秀楼门长、优秀社区社会组织带头人

来源:通州区文明办

时间:2020-10-26

  10月21日,作为北京市第二届“社区邻里节”通运街道分会场主场活动,街道召开“优秀楼门长、优秀社区社会组织带头人、优秀物业服务人、最美家庭、优秀家庭、优秀家长学校”表彰大会,传承中国精神,弘扬家庭美德,感谢楼门长、社区社会组织带头人及物业服务人对街道、社区工作的支持与配合;选树居民身边的典型人物、模范家庭,汇聚多方力量,构建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助力基层治理工作抓实抓细。

“社区邻里节”通运街道分会场主场活动现场

  通运街道党工委书记曾祥正、党工委副书记朱蕾,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陈洁、杨军出席表彰大会。街道各社区负责人、优秀楼门长、优秀社区社会组织带头人和优秀物业服务人,最美家庭、优秀家庭、优秀家长学校代表,以及近百名通运居民到场参会。表彰大会由通运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朱蕾主持。

通运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朱蕾

  通运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杨军宣读获奖名单,并与曾祥正、陈洁等领导以及水仙园社区党总支书记闵捷,先后为获得通运街道2019-2020年度“优秀楼门长”、“优秀社区社会组织带头人”、“优秀物业服务人”,“2020年通州区最美家庭”,“优秀家庭”和“优秀家长学校”荣誉称号的代表颁发荣誉证书(受表彰代表光荣榜、2020年通运街道优秀家庭事迹详见文末)。

曾祥正、朱蕾、陈洁、杨军、闵捷等同志分别与各社区获奖代表合影留念。

  随后,通运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陈洁,部署街道关于加强楼门长队伍建设的意见。陈洁表示:通运街道十分注重楼门长队伍建设,将不断完善楼门长队伍选拔、管理、激励制度,希望能够尽快激活社区治理“神经末梢”,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同时,街道将探索建立“楼门长会议”,并在“收集汇总民需,分析研判民意”“协助调研民情、提供意见参考”“促成社区协商、落实协商成果”三个方面发挥作用。另外,还将积极探索楼门长(楼栋长、楼层长)奖励制度,一方面,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制定楼门长积分兑换制度,按照各项不同服务的类别登记积分,根据分值兑换奖励物品或服务。另一方面,对履职好的社区楼门长(楼栋长、楼层长),每年评选先进,予以表彰,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社区楼门长(楼栋长、楼层长)要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好民情联络员、文明引导员、活动组织员、和谐促进员的重要作用。

  最后,通运街道党工委书记曾祥正对楼门长、社区社会组织带头人、物业服务人的辛勤付出表示诚心感谢,对受表彰人员给予肯定和表扬,同时就“楼门长、社区、社会组织、物业、家庭”等方面应该发挥的作用进行交流、强调家风建设的重要性,并分别针对不同群体提出具体要求。

  曾祥正指出:

  第一,楼门是一个群众组织,楼门长要起到“联系群众、组织群众、发挥示范引领”三个作用,要做到勤发现、勤引导、勤组织,多与群众交流,吸收群众意见建议,及时向社区、街道反馈;

  第二,社区社会组织要发挥好“自我服务、互相帮助”“自我组织、自我教育”“服务功能”三个作用,要做好“发展、提升、拓展”三方面工作,给自己造血,将文化因素融入日常,将为居民服务向更广范围拓展,全力以赴为居民提供社会服务;

  第三,物业公司要履行法律职责,找准定位,要牢牢把握好为居民服务的宗旨,要牢牢树立“与居民、社区是一家人”的意识,要积极参与社区治理,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共同协商、攻克难题,多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全心全意做好居民的贴心大管家;

  第四,家庭是构成社会的最小单元,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基础,也是个人幸福的重要来源,通运街道家庭学校要立足实际,发挥应有作用,帮助居民处理好家庭关系,促进家庭和睦,进而推进社区乃至社会的和谐建设。

大家一起参观通运街道“中国精神”主题文化展览

  表彰大会前,曾祥正一行与获奖代表及通运居民们,参观了通运街道“中国精神”主题文化展览,一同感受中国共产党在特殊历史阶段熔铸的长征精神、抗战精神,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的抗疫精神与敬业精神,并欣赏22位“最美通运人”的卓越风姿。

获奖居民给记者展示荣耀证书

  下一步,通运街道将继续加强楼门长队伍建设、支持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增强与物业企业沟通,做到物居两利。通运街道家庭学校也将持续发挥作用,广泛发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提升社区服务能力,进一步激活社区治理“神经末梢”,同时汇聚各方力量,携起手来,扎扎实实做好为民服务工作,为建设美丽的城市副中心而努力奋斗。

  记者精心整理了大会表彰光荣榜和三个荣获“2020年通运街道优秀家庭”事迹,让我们一起向典范学习、向榜样致敬!

    2020年通运街道优秀家庭事迹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和睦、稳定、幸福、美满的家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今天,小通带您走进三个“2020年通运街道优秀家庭” ,一起感受“爱国爱家、夫妻和睦、孝老爱亲、科学教子、勤俭节约、邻里互助、热心公益”的家庭美德,以及“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良好氛围。

  李艳华家庭:发挥余热,奉献到老

  李艳华是一名退休党员,今年65岁, 现居住在通运街道牡丹园社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李艳华和老伴儿主动向牡丹园社区党总支书记李承梅申请加入疫情防控志愿队伍,每天连续执勤两个小时,为进入小区人员测量体温、检查出入证......即使累到腿痛、脚肿,也没有任何怨言。

  只要有空余时间,李艳华和老伴儿就在小区内巡视,护卫居民平安,也欣赏社区大家庭的美景。记者了解到,防疫和两会期间的值守任务,李艳华老两口坚守了139天又29个小时,着实令人佩服。

  李艳华的孙女曾这样问她:“奶奶,您已经老了,是弱势群体,还这么往前冲,不怕病毒、不怕累倒吗?”李艳华和蔼地回道:“奶奶是共产党员,就是要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刻,站出来、冲上去。”

  在垃圾分类活动中、在牡丹园社区的各项志愿服务工作中,李艳华和老伴儿都积极报名参加,垃圾分类引导员早上六点和晚上八点都要值守,夏天更是要经受蚊虫叮咬和酸臭气味,李艳华和老伴儿却没有提过一句困难,兢兢业业守桶长达60多天,为做好社区垃圾分类工作起到了特别大的助力作用。

  李艳华与老伴儿的事迹被居民们肯定与称赞,成为通运街道当之无愧的优秀家庭。

  白国平家庭:志愿服务,刻进骨血

  白国平今年64岁,是通运街道运河园社区退休党员、志愿者。白国平退休前在通州区中仓街道办事处工作,对社区工作特别熟悉,谈起社区工作经验头头是道,是社区志愿服务队中的主心骨。

  退休后,白国平服务居民的初心不改,仍旧操心左邻右舍的揪心事儿,并积极参加运河园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不论是公益行还是志愿执勤服务,都能看到白国平的身影,她为社区工作人员传授工作经验,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成了社区工作人员的知心人和居民们的贴心人。

  去年,由于需要帮助子女照顾小宝宝,白国平就动员老伴儿马书来,接替她继续参与运河园社区的志愿服务工作。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马书来主动申请加入到疫情防控值守队伍中,与区委、街道下沉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密切配合,坚持防控要求不放松,认真做好进入小区人员的体温检测工作,把好小区门口这道关,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马大爷”。

  白国平与老伴儿马书来一心奉献,不讲困难,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精神被居民们一致点赞,成为“优秀家庭”好榜样。

  孙桂珍家庭:以身作则,传承家风

  水仙园社区的孙桂珍是一位退休教师,一辈子站在三尺讲台上,教书育人的同时也时刻谨记自己的党员身份,不断提升自己的觉悟。退休之后,孙桂珍积极参与社区志愿工作,在社区的推荐下,成为了社区小巷管家的带头人。

  在防疫工作中,她与小巷管家们一起,每天出现在街巷中,佩带着红袖标和胸牌,在数九寒天中,顶寒风、踏积雪,走在街巷上,巡视着每一个角落,注视着每一处环境卫生情况。孙桂珍赶上过北京最大的一场雪,也赶上过寒风瑟瑟的时候,但是她从没叫过苦,更没喊过累,只是默默地做着一个社区志愿者在抵抗疫情时能够做的事情。

  垃圾分类开始后,孙桂珍又走上垃圾分类引导员的岗位,每天在垃圾桶前辛苦值守......

  老伴儿对孙桂珍表示出了最大的理解与支持,家里的事儿都不用她操心,老伴儿专心做好家里的后勤工作,让她没有后顾之忧。

  孙桂珍夫妇俩十分注重言传身教、以德育人,孙桂珍在志愿服务岗值守时,老伴儿就会带着孩子在周边陪伴,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志愿者甘于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

  孙桂珍和老伴儿表示:“社区是我们共同的家,孩子是未来的希望,我们所做的只是在保护自己的家园和家人,只是将良好的家风继续传承,实在是微不足道。”

  孙桂珍面对疫情和刺鼻的垃圾味道毫不退缩,以及老伴儿对她全心全意的支持,在社区居民中传为一段佳话,他们家也成为和谐家庭的典范。

  (责任编辑:甄珍)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