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未成年人教育

东城:“古槐居文宣社”带“东四娃”线上探访钟鼓楼

来源:东城区文明办

时间:2021-09-16

  中轴线申遗是北京的大事,作为北京的一份子,东四居民也想为中轴线申遗出一份力。暑期到了“古槐居文宣社”组织共同协商,想到了为社区小朋友普及中轴线的文化知识,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不少人对于中轴线上的故宫、天安门都耳熟能详,但正阳门、钟鼓楼、万宁桥就相对陌生一些。所以这次的科普课,郑老师就选择了离东四最近的钟鼓楼作为主讲内容。

  探索之前,小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与钟鼓楼颇有渊源的郑毅老师。郑毅曾担任钟鼓楼修缮办公室副主任,他说起钟鼓楼的故事,可谓如数家珍。

  “钟楼和鼓楼,在我国城镇建设史上,曾一度风靡全国,成为城镇规划中的特色建筑,虽历经沧桑,但至今仍有不少城镇的钟鼓楼完整地保留下来,成为古老城镇发展史的见证。目前,在全国城镇现存的钟楼和鼓楼中,形体最大、保存最完整、且有原配报时大钟和定更鼓的,就数北京钟楼和鼓楼了。”古槐居文宣社顾问郑毅。

  北京中轴线

  北京中轴线是指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北京的城市规划具有以宫城为中心左右对称的特点,很多建筑都建筑在对称轴上,称为中轴线。北京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直线距离长约7.8公里。

本图来源:艺绽搜狐号

  本次活动吸引了21个东四娃,为了让东四娃在线上顺利学习钟鼓楼知识,“古槐居文宣社”特地在线上创建了“文宣社青少年活动群”来引导孩子们学习,线上郑毅和来静两位“古槐居文宣社”成员是本次活动的主讲人,他们利用一周时间给东四娃提供了钟鼓楼的相关资料,其中包括郑毅亲笔写的钟鼓楼的历史沿革、钟楼的建筑艺术与古代报时及钟鼓楼相关的小故事,还给大家提供了一些大家平时看不到的珍贵照片,来静通过线上录音给孩子们朗诵铸钟娘娘的故事,“东四娃”在线上学习的也是津津有味儿!

认真观看

 

认真答题

  孩子们纷纷表示:“原来现在的钟鼓楼并不是我们所看到这样,它经历了这么多历史,还有这么多我们不知道的小故事,太有趣了,我们要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为北京中轴线申遗助力!”

  小朋友们不仅学习能力强,动手创作的能力也毫不逊色,通过学习钟鼓楼知识还把北京中轴线给画了出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王金瑀画作

  吴思妍说:“感谢‘古槐居文宣社’在这个暑假期间给我们青少年提供学习平台,也感谢郑爷爷和来静奶奶及文宣社的爷爷奶奶们,您们辛苦了!我学到了许多关于钟鼓楼的知识,了解我国北京的古建筑钟鼓楼的历史艺术,我要热爱钟鼓楼,热爱中国的古建筑。为北京中轴线申遗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社区的支持下,社会动员中心和“古槐居文宣社”的相互配合下,活动组织圆满成功,也收获了家长们满满的认可和鼓励,让我们共同期待“古槐居文宣社”带来更多精彩的活动吧!

  二条社区党委书记李玲说:“自从‘古槐居文宣社’成立以来,在社会动员中心老师的指导下,结合社区工作的实际需要和居民的兴趣爱好,组织的活动丰富多彩,脚踏实地的为社区居民服务,很好的发挥了社区社会组织的作用,希望‘古槐居文宣社’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继续平稳有序的发展,为我们的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让我们每位‘古槐居文宣社’的成员在组织里做自己能做、会做和擅长做的事情,希望大家在组织里都能感受到快乐。”

(责任编辑:吴思)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