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未成年人教育

密云区新农村中学:让文明之花在校园盛开

来源:密云区文明办

时间:2021-09-29

  密云区新农村中学位于密云区穆家峪镇新农村,始建于1966年,在校师生近1000人,是北京161中学密云分校、密云区唯一的完全中学。学校秉承“为学生健康成长、全面而有个性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宗旨,以“和谐合作,共同发展”为办学理念,努力培养敢担当、善合作、会学习、有特长积极进取的智慧学子。

  近年来,新农村中学将文明校园创建工作融入学校制度、教育教学、师德师风、学风校风、环境建设之中,延伸到每一间宿舍、每一个班级、每一名师生,实现了文明教育广渗透、全覆盖。在创建文明校园过程中,学校坚持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线共进,突出学校营建、学生参与、社会资源引入三管齐下,强化部门联动,多方齐抓共管,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和美”环境,营成长之境

  走进校园,草木葱笼,鸟语花香,清新宜人。校园规模宏大,规划科学,布局合理,教学、生活、运动设施完备;教室布置洋溢文明向上气息。在校园建设上,学校将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相结合,塑造无声书,创建立体画。干净整洁的校园,修剪自然的树木,摆放有序的物品,积极向上的励志文化,成为师生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

  学校在文明创建活动中,始终注重活动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的沟通监督作用,搭建起家校沟通桥梁,促进教师践行职业道德规范;校园文化建设不断跟进,校园广播站天天有新内容,板报、橱窗、文化墙月月有更新,国际国内要闻、新时代重要思想理论、文明礼仪、法治、传统美德、环保、节约等主题教育常伴学生校园生活;常态化的升旗仪式、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成为学生爱国主义和理想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寒暑假开展的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是学生教育的生动实战;定期举行的法制教育,增长了学生的法律知识,弘扬了法治精神,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法治文化氛围;浸润着书香文化气息的“合学”讲堂,引领学生提升自身道德修养,成为全体师生心中的道德高地。各种活动阵地的开辟,深化拓展了育人的渠道和空间,为文明创建丰功开新局,为活动的持续精准发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和润”德育,筑品德之魂

  “校园文明的关键是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引领学生发展的关键必先有教师的发展。”学校凝心聚力,同心筑梦,牢牢抓住文明创建的“牛鼻子”,结合近年来开展的“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教育活动,不断改进工作作风,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学校党总支坚持“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积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通过把党支部建在年级的形式充分发挥战斗保垒作用,通过家长微信群、家长接待日等形式倾听家长呼声,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件件有成效的良好局面。同时,学校还坚持实施以老带新“青蓝工程”,培养骨干教师,致力于打造一支爱岗敬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学校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按照“德育目标具体化、育人模式全员化、德育内容课程化、德育活动系列化、德育工作特色化”的总体要求,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年龄阶段分层设计不同主题教育活动,大力营造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浓厚氛围,寓教于乐,知行一体,润物无声,把“立德树人”落到了实处。学校大胆创新活动形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丰富活动载体,以实际行动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宣传教育,结合政治课、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志愿活动、校园和家务劳动等形式进行正确价值观引导,落实《中小学生守则》规范要求;通过养成教育等活动,加强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积极开展“红五月歌咏比赛”“清明祭英烈”等主题团日活动,传承红色基因,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开展“节日课程展示”系列活动、“我与好书同行”演讲比赛、“中华经典诵读”比赛,评选“最美中学生”等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导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基因外化于形,内化于心。深入开展心理咨询。心理健康咨询室常年为学生身心健康保驾护航,定期邀请心理专家做讲座,全面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引导学生以积极阳光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师德师风建设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的成败和民族的未来,是学生健康成长,推进学校文明的现实需要。学校始终注意明师道、铸师德、扬师风,促学风,正校风。出台《新农村中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决定》,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守住做人的底线,做好行动上的表率;签订《新农村中学教师师德承诺书》,让大家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定期举办师德典型报告会、专家讲座和师德讨论会,通过每年评选表彰优秀教师,以典型引路的方式,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争做新时期的“四有”教师,助推广大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在全校范围内逐步形成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和良好的师风学风校风。

  “合学”课堂,筑发展之基

  源于即墨28中的“和谐互助”课堂,在学校被发扬光大。课堂上,同学们师友结对,自学、讨论、展示、交流,合作的氛围、激烈的争论、动情的表达、鼓励的掌声,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乐园。

  学校因传统节日课程成为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研究基地学校。其主题主要涉及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每个节日都确定相应的教育主题,如重阳节,主要为尊老、爱老、博爱、奉献、健康生活等。课程内容主要涉及节日简介、节日传说、节日习俗、节日诗词、节日文化以及传统节日课程的实施研究、传统节日课程资源研究。课程实施主要是两种形式:学科内知识和传统节日整合课程(学科内整合)、跨学科知识和传统节日整合课程(跨学科整合)。学科内整合形式,即各学科结合学科教学内容,融入传统节日的有机结合点进行课堂教学。跨学科整合,往往是一个学科牵头、多个学科共同参与的年级活动。传统节日课程的开设对于挖掘传统内涵,弘扬优秀的祖国传统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校园,因文明而更加和谐;文明,让校园更加美丽。新农村中学,正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从创建文明校园出发,汇聚文明的力量,奋力书写学校发展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燕天天)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