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未成年人教育

东城区:南锣玉河钟鼓楼,都是这所小学“留住乡愁”的别样课堂

来源:东城区文明办

时间:2021-11-05

  出门往西溜达几步就见着了南锣鼓巷,不忒远便又到了玉河、什刹海、钟鼓楼......这紧挨着北京中轴线的地理位置当真羡煞旁人!这是哪儿呢?这里就是北京东城区黑芝麻胡同小学。

  为了能让同学们留住胡同的记忆,留住北京的乡愁,了解城市文化、民族文化,早在十多年前学校就开始围绕着校门口这片得天独厚的地界儿挖掘教育资源,如今,形成了一套颇具体系的“地缘课程”,这些耳熟能详的老北京文化遗存,都成为了孩子们的别样课堂。

  2008年,学校就推出了什刹海课程,语文、数学、美术老师带着学生走进什刹海展开学习。随着“地缘课程”的不断完善,现在,不仅构建起校史课程、胡同课程、大运河课程与中轴线课程(含故宫课程)四个模块,而且实现了学科全覆盖、年级全覆盖、活动全覆盖。

  课程也从单一的课堂教学,拓展为绘本阅读、场馆游学、专题课程、学科课程以及班队活动等多彩的形式。

  孩子们可以走出去触摸胡同沉积了数百年的纹理,可以踏访玉河古道为玉河曲桥设计改造方案,可以随时随地化身胡同宣传的“小导游”,还能了解北京老字号的发展,探索青铜器的奥秘,分享革命先烈故事......

  不同学科的教师结成小团队,组团备课、上课。比如,围绕书法主题,语文、书法、美术教师都会参与到学生的实践活动中,分别引领学生讲故事、写书法、进行文学与美术欣赏活动。学校教师还编写了《时光沉淀的馨香》、《古巷寓情深》、《中轴看北京》、《玉河源流长》等资源读本,带领着孩子们领略京味儿文化,产生对历史的认知、情感的共鸣与文化的认同。

  随地缘取材,北京街头巷尾的民俗风物入课,让孩子们对脚下的土地有了更多的了解,从校园到胡同,从胡同到城市,从首都到国家,同学们自然而然的把自己与家乡、与祖国紧紧连接在一起,生发出最真挚的热爱,接续起千百年的历史传承,肩负理想走向未来。

(责任编辑:张旭敏)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