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朝阳区文明办
时间:2021-12-17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朝阳区人防办继续落实好人防教育“进学校”工作,通过多种形式的人防活动,增强中小学生的国防素养和人防意识,提高自救互救技能,提升校园安全系数。
开设“人防小社团”,创新授课方式。朝阳区人防办在已有课程基础之上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内容包括人防知识、三防知识、空袭后次生灾害的自救互救技能共12节课,涵盖50余项技能。同时,对训练方式进行创新,使人防训练内容更加充实实用。更多的实操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加深对人防技能的掌握程度。2021年,朝阳区人防办在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十八里店分校)、朝阳区第二实验小学、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分校、中国传媒大学附属中学等试点校开设人防“小社团”149课时,普及学生4491人次。
开展主题日防空袭疏散演练,扩大人防教育覆盖面积。空袭来临时,如何快速疏散,朝阳区人防办结合国家安全日、5.12防灾减灾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师生开展人防疏散演练和主题日活动,通过实战化演练,让学生能够在危险来临时从容应对。2021年共组织开展4场人防疏散演练,普及学生1870人;开展5次人防主题日活动,普及学生2144人。
组织人防技能趣味运动会,检验巩固学习成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们都熟练掌握了哪些技能?朝阳区人防办、朝阳区教委、朝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和中国传媒大学附属中学共同携手,结合5.12防灾减灾日组织开展了一场人防技能大赛,旨在通过运动竞技的形式,增强学生们灾害来临时的自我保护能力。其中包括心肺复苏操作、防烟面罩穿戴、防空袭紧急疏散、生化武器袭击的应对、空袭后的自救互救和校园防暴恐应紧急逃脱六个项目。通过空袭危机情景的模拟再现,让学生们身临其境。通过竞技运动会的形式让平时学习到的人防技能得到充分的运用和巩固,提高了学生们学习人防技能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朝阳区人防办把人防教育“进学校”工作具体化、精准化、实战化,实操训练,形式灵活,人防教育展示出独特魅力,有效的普及了人防知识和应急技能,提高了学校的安全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