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通州区文明办
时间:2018-11-14近日,“金盾护航 健康成长”—2018年通州区百场法治讲座进校园暨北京市法学会法治文化基层行西集中学专场在中学报告厅举行。
北京市法学会“首都青年普法志愿服务队”成员、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李梁老师受邀为师生做法治讲座,西集中学全体师生300余人聆听讲座。
北京市法学会研究部王秀海主任、北京市法学会信息中心白贵秀副主任,通州区法学会田有成秘书长,通州区司法局法宣科科长果松霞参加活动。
在师生热烈的掌声中,讲座正式拉开序幕。李老师首先讲解了“什么是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在他深入浅出的讲解下,师生们对这一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领会了宪法的原则和精神,增强了宪法意识。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日渐攀升,每年新产生的少年犯人数竟高达15万,令人触目惊心。李老师分析认为,造成青少年犯罪除了外界因素外,自身因素也不可忽视。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自身预防、家庭预防、学校预防、社会预防、司法预防要齐头并进,缺一不可。对于未成年人来说,预防犯罪一要自律,二要遵规守纪,三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不要讲哥们义气,不要打架斗殴,不要轻易离家出走,不要沉迷游戏。
由于青少年安全意识不强,法治观念淡漠,造成校园欺凌事件屡有曝光,游泳溺水身亡、交通违法致死致伤悲剧频繁上演,李老师用大量鲜活、真实的案例为学生敲响了警钟。
李老师强调,面对校园欺凌,要斗智斗勇,学会保护自己,“欺凌者”不要以身试法,要正视自由,不能放任自由。交通安全人人有责,要从小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认真守法,遵守规则,珍爱生命。遭遇抢劫时,要冷静,舍财保命。
预防溺水方面,李老师更是强调,单身一人不外出在江河湖泊游泳;身体患病不游泳;强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后,不立即游泳;水况不明的江河湖泊不游泳;恶劣天气不外出游泳;下水前不做准备活动不游泳。出现事故,要立即呼救,迅速拨打急救电话。未成年人不冒然下水营救。
精彩讲座持续了一个多小时,赢得了师生的阵阵掌声。当天的法治讲座得到了北京市法学会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讲座前,与会领导向学生代表捐赠了图文并茂的的法治读本,发放了法治宣传手册。
这次活动,增强了师生的法治观念,提高了师生的法律素养,为西集中学加快建设法治校园、平安校园、文明校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师生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责任编辑:吴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