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城区文明办
时间:2018-11-30记者于志强摄
11月24日,西城区第十八届“激辩青春”高中生辩论赛暨2018年初中生时事辩论赛,在区青少年儿童图书馆落下帷幕。本届辩论赛自筹划到结束历时两个月,来自西城区31所初、高中的184名优秀辩手参加了比赛。经预赛、决赛的层层选拔,向观众呈现了23场高水平、有内涵的辩论盛宴。
决赛当天,参赛的选手们无论是正方还是反方,在开篇立论、攻辩环节、自由辩论以及总结陈词各个阶段,都以清晰的思维和流畅的表达阐述、论证各自的观点。有理有据的逻辑分析可以看出选手们进行了精心的赛前准备,激烈而又礼貌的临场发挥体现了学生们良好的素质,给评委和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18年辩论赛初、高中组的决赛辩题是:名著应该不应该出续集。名著是人的精神创造的产品,总是带有某种目的和意义,具备着某种价值。一个时代的经典名著会影响着、推动着整个社会生活。辩论题目是有关阅读的热点话题,为参赛的选手们提供了很好的思考空间,也吸引孩子们在学习的同时更加关注阅读本身。最终北京市第八中学、北京市第156中学(初、高中)、北京市第15中学、北京师大二附中、北京师大二附中(国际部)、北京市第14中学、北京市鲁迅中学等初、高中组共8支代表队获胜。最佳辩手是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华夏女子中学的王一涵和北京市第156中学的曹可昕。
据了解,此次比赛不仅得到了西城区各初、高中学校积极配合和同学们的热情参与,更得到了区教委、区文化委等单位的大力支持。本届辩论赛延续2017年特点,鼓励西城区初中生积极参与进来,不断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努力将初中生开展辩论赛打造成为校外经典活动,辩论赛有利于正确引导青春期孩子面对某些坎坷和诱惑选择怎样的态度和行动,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作为主办方之一,区少儿馆负责人表示,初、高中生辩论赛的目的不仅让学生们增强竞争意识,更是指导青春期的青少年面对生活坎坷和诱惑时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行动。此次活动将辩论、阅读、时事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引导学生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自主学习、主动思考。在丰富学生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引导青少年健康地、正面地思考问题,树立文化自信,让文化修养和道德审美同时得以提高。
(责任编辑:常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