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通州区文明办
时间:2019-07-29
如今“人工智能”在市民生活中已不是陌生词汇,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也对这样的“高科技”产生浓厚的兴趣。近日,“玉桥好少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启动,在“感悟科技魅力,发扬创新精神”的首场活动中,“玉桥好少年”近距离了解了“人工智能”的“前世今生”,并现场与机器人展开“对抗”,体验编程操作。
2019“玉桥好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将贯穿整个暑期,接下来还有“助力北京冬奥,体验冰雪魅力”“献礼祖国70华诞,传承红色革命精神”“走进绿色动力,共筑绿色梦想”等多场不同的主题活动,在等待着青少年们。
什么是“人工智能”?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科普大讲堂上,老师首先对“人工智能”的概念及它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介绍,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走进了百姓的生活。
现场,为了考验“人工智能”机器人的“能力”,特别安排了一场拼魔方比赛,邀请三名青少年,与一台已经设计好程序的机器人进行比拼。三名青少年和机器人手中各拿一个打乱了的魔方,随着主持人一声“开始”,4双“手”便开始快速转动魔方,小小的魔方在他们手中仿佛舞跳起了芭蕾,不停地旋转。几十秒钟的时间,观众一阵眼花缭乱后,一名青少年率先拼完6面,另两名同学和机器人也随后马上完成,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虽然机器人遗憾未能获得第一名,但其显示出淡定沉稳的“能力”,还是让参赛的三名青少年向这位“对手”竖起了大拇指。
激烈的比赛过后,老师还邀请青少年参与了机器人编程教学体验及操作体验,“障碍小车”“自动门”“倒车雷达”“虎口拔牙”等一个个有趣的体验,让青少年们明白了许多生活中“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青少年们的欢笑声、惊呼声不绝于耳。
近日,第二期“参观国际都市农业科技园,感受科技兴农魅力”活动拉开大幕,“玉桥好少年”和家长一行50余人到北京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科研示范基地——北京国际都市农业科技园(简称科技园)参观高效农业蔬菜生产基地,了解现代农业种植技术,体验现代农业的科技创新。
据工作人员宋老师介绍,科技园占地面积1200亩,田园风光优美,蔬果品种丰富,其中果树栽培面积300余亩,有樱桃、葡萄、苹果、梨、桃、杏等10余种,蔬菜有番茄、黄瓜、茄子、菊苣、辣椒、娃娃菜、生菜等60余种;园区内聚集了300余位国内知名专家,农业技术100余项,科普展板100余张,配合科普课程的设置,让学生在参加农业体验活动的同时,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对国内外农业科技有更深刻的体会。
好少年们在园区专业讲解人员的带领下进行了寻宝活动、园区参观、科普课程、体验蔬菜种植(阳台园艺),果蔬采摘等活动。在参观园区企业文化长廊、物联网中控室、连栋温室、水培温室、鸟巢温室、水科技园和田间超市的过程中,大家认识很多作物的生长环境,了解他们的生长习性。
尽管天气酷热,但通过参加玉桥好少年的活动开拓了眼界,增长知识,很多家庭都全力支持。有些父母都是专程请假来陪孩子参加活动,还有奶奶、姥姥陪同前来。
李明谦的奶奶对记者说:“带孩子来参观科技园特别好,在家待着也没事,可能看电视就过去了。自己出来玩需要安排坐车路线,去哪的景点等问题,参加社区的活动就会有统一组织安排。活动很受大家欢迎。”
最后,大家到达科普课堂,工作人员介绍了可循环利用的理念,及生菜的历史、营养价值、种类、容器、作用、土壤、病虫害防治等相关知识。教孩子们巧用废弃的矿泉水瓶自制花盆,把小颗生菜种到花盆里。
活动将农业与科技、农业与安全和农业与生活三大板块结合,使大家关注农业科技、食品安全、创意生活,同时体验生活,做创意生活小达人。
今年“玉桥好少年”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为“走进社会大课堂,实践体验促成长”,活动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旨在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在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有机融合。
接下来,“玉桥好少年”还有近10场活动,包括“助力北京冬奥,体验冰雪魅力”“走进绿色动力,共筑绿色梦想”“红红中国结,编制中国梦”“巧手学制作,旧物换新颜”等不同主题。
(责任编辑:甄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