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城区文明办
时间:2019-08-08绿树成荫、鸣虫唱夏,又到一年暑假时。法治课堂、亲子篮球课、儿童安全培训、线装书制作体验、参观航空航天科普中心……在这个夏天,西城牛街街道陆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牛街娃在暑期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快乐过暑假安全不放假
“要用左手掩住口鼻,右臂弯曲前伸用来探测前方有没有障碍物,家长要走在孩子的左后方,用‘强手’握住孩子的肩膀来控制方向。当然,如果你是‘左利手’的话就要反着来。”7月25日,安全专家李恒正在为辖区30多个家庭示范正确的安全逃生姿势,他诙谐幽默的讲解方式,成功吸引了现场家长和孩子的注意力。
据悉,这是街道妇联联合北京青少年安全防卫志愿服务专委会开展的一系列儿童安全教育活动。活动采取“授课+互动”体验式教学模式,通过模拟演练、理论讲解、家长互动等方式,来提高辖区青少年的遇险应对能力。
现场,专家还对一些大家“熟知”的人身起火自救方法进行了“辟谣”:衣物着火不要大声喊叫,容易吸入大量浓烟灼伤气管进而引发窒息;打滚灭火只适用于草地、湿地等特殊环境;而拍打则会形成“鼓风机效应”加速衣物燃烧,燃烧物残渣也可能直接沾到皮肤表面。
强动手能力学生活技能
社会发展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水平,但青少年应该掌握的生活技能往往容易让人忽视,暑假期间,牛街西里一区社区组织辖区学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活技能大赛。
“废弃数据线属于哪一类垃圾呢?”社区活动室里,许强小朋友迅速通过系鞋带、买东西等关卡后,在垃圾分类关卡前犹豫不决,一旁的大学生志愿者上前指导:“旧手机、充电器等数码配件都是可循环再利用的废弃物。”最终,许强通过所有项目,得到了“生活小达人”的奖状。此次活动共设置叠衣服、转达通知等6个考核项目,以比赛的形式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劳动意识。
传红色基因植家国情怀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阵阵朗朗的诵读声从活动室内传出,这是春风社区为辖区青少年开展的“少年中国说”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专业讲师以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对孩子们进行了《少年中国说》经典选段等内容的朗诵培训。
“我从课堂上学了朗诵技巧,也认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现年只有10岁的马聿德小朋友认真表示,会严格要求自己,长大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此次活动共有三场培训课程,结束后还会进行汇报演出。”社区党委书记韦春生介绍说,活动的开展一方面树立了青少年的自信心,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孩子们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体验非遗开拓眼界
“在北京有‘登长城,吃烤鸭,看京剧,带回盘中戏’一说,其中的‘盘中戏’指的就是鬃人。”近日,南线阁社区的25名青少年跟随非遗传承人田老师体验了制作鬃人这项非遗工艺。
用胶泥捏出鬃人头和底座,用秫秸杆做身架,外绷彩纸制成外衣并絮少许棉花,再依次勾画脸谱,描绘服饰,最后在底座粘一圈约二三厘米长的猪鬃,一个生动的鬃人便做好了。将它放置于铜盘中,只要轻轻敲打铜盘的边,一圈富有弹性的鬃毛便会与铜盘产生共振,配上京剧的唱腔,就如同真人在舞台上演出,充满了古典文学和戏曲艺术的魅力。
暑假期间,其他社区也组织青少年开展捏面人、做毛猴、剪皮影、绘团扇等非遗体验活动,让孩子们通过体验特色民间手工艺,加深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奇妙夏令营快乐促成长
在这个七月,牛街街道牛友联盟·社区青年汇组织辖区青少年开启了为期三周的“红领巾夏令营”营地生活。
此次成长营课程内容围绕童趣之旅、活力学社、经典导读、创新部落等七大板块,开展了面塑、石头画、做冰粉等符合少年儿童兴趣的课程。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的课堂中释放自己的天性、发现自己的才能,从而培养适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夏令营让孩子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结识更多兴趣相投的伙伴,为孩子们营造了快乐创新、健康向上的暑期氛围。
(责任编辑:桑爱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