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文明创建

“这才是真正的老北京胡同!”整治后的绿荫街巷找回旧时光

来源:东城区文明办

时间:2020-12-17

  午后,看着胡同里的老人趁天气暖和的时候和街坊在太阳下聊聊天、下下棋,听着孩子们在胡同空地拍皮球、跑闹时的阵阵笑声,东城区建国门街道苏州社区党委书记陈雪打心眼儿里高兴,“多少年没看见这样的景象了,这才是真正的老北京胡同!”

  改善“硬件”环境

  陈雪说的这条胡同就是距离北京站不远的苏州胡同。苏州胡同,西起崇内大街,东至邮通街,全长500余米,周边分布着北鲜鱼巷、候卫胡同、麻线胡同等7条分支胡同,自古以来就是市井繁华之地。前些年,由于临近北京站、同仁医院、北京医院,周边还有不少大型写字楼,苏州胡同一度违建林立,交通拥堵,嘈杂混乱的环境让胡同里的居民不堪其扰。

  2015年,苏州胡同正式启动环境整治工作,“那会儿这一条胡同500多米长,小馆子得有五六十家,有些根本就是无照经营,我们联合街道、工商部门一起集中腾退了。”苏州社区党委书记陈雪告诉记者,当时,社区花大力气拆除了胡同内几十处违建,封堵开墙打洞,并对两侧建筑外墙进行了整体修缮和粉饰。为了留住胡同的老北京味道,社区按照“一店一牌”的标准,规范了苏州胡同沿线门店的户外牌匾广告。同时,多次邀居民、商户面对面交流,设立了景观墙、宣传栏、休闲文化区,安置了轨道棋、乒乓球台、篮球架等文体设施供居民休闲娱乐使用。

  提升“软件”生活

  到2017年,经过前两年的努力,胡同内“硬件”环境大有改善。但社区工作人员发现,胡同内的“小门脸”关闭后,环境虽然好了、静了,可居民生活却有了诸多不便。“比如原来胡同里有菜店、早点摊儿、小超市等等,居民吃个饭、买个东西、剪个头发家门口儿就解决了,这一腾退,大家就觉得不方便了。”陈雪介绍,于是社区和街道又发动力量,牵头引入具有资质的社区便民菜站、养老驿站等公共服务设施,解决了居民购物难、理发难等实际需求。

  不过,苏州胡同内仍有一个大问题尚未解决,停车难。“有去同仁医院的、到周边写字楼办事儿的,经常就把车往胡同里一扔,也不找到车主,经常一堵就堵半天。”胡同居民何先生说。针对这一情况,苏州社区从2017年底、2018年初开始规划停车方案,摸排居民家的汽车数量,引入第三方专业管理公司,利用拆违腾退后的闲置地块,建起了三个立体停车楼,“东口有一个,西口有两个,大约百来个车位,优先给本胡同居民使用。”陈雪说,自从这三个立体停车楼投入使用后,胡同内乱停车的现象大大改善,“社区居民还自发成立了胡同停车引导队,对违停车辆进行劝离,劝离无效的可以拍照上传到社区、街道,联合相关管理部门进行处理。”陈雪说。

  拆除违建、清理杂物后,胡同里一下多了不少空置的“隐秘角落”。为了防止居民继续堆积杂物,社区特地购买了一些绿植,在胡同内设置花坛花箱进行种植,并在去年推出“绿荫街巷”党建特色品牌,许多喜欢种植花草的居民参与其中,“这边原来种的扁豆,那边是葫芦、苦瓜,还有豇豆、黄瓜、葡萄,到了春夏开花儿的时候漂亮极了!”胡同居民刘大姐热情地介绍。她告诉记者,今年,社区结合垃圾分类工作,又在胡同里设置了垃圾分类驿站、垃圾桶,还给居民配了塑料堆肥桶,“大家把厨余垃圾倒在里头,等发酵成肥料,就可以等明年开春种花儿用。”

  本月初刚刚评选出的十大“北京最美街巷”中,苏州胡同榜上有名。如今,漫步在苏州胡同,眼前青砖灰瓦古朴,头顶偶尔信鸽盘旋,天气好时有老人三五成群下棋、聊天,每到整点,耳畔传来北京站《东方红》的音乐报时声。平凡生活的烟火气,流淌在整条街巷。

  相关新闻
  胡同推进智慧停车 实现“停车自由”

  《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中明确指出,社区要重点治理在公共区域内擅自设置地桩、地锁或者其他障碍物阻碍机动车停放和通行的不文明行为。私装地锁的问题由来已久,特别是在胡同、老旧小区等停车资源紧张的区域。建国门街道干面胡同通过细致梳理居民停车需求,整治乱停车、乱占车位等现象,有效推进智慧停车建设,不仅让居民实现了“自由停车”,还开放了共享错时停放区域,为外来市民提供了方便。

  停车难曾经是建国门街道干面胡同的老大难问题。胡同里居住人口密集,车流量大,电动车占车位、小汽车随意停、快递车长期占道等现象存在。由于停车位稀缺,甚至有居民用自行车、电动车抢占车位或者干脆私装地锁……无序停车带来的安全隐患极大,街坊邻里也因为停车问题,矛盾重重。

  为彻底整治停车乱象,建国门街道、金宝街北社区充分倾听民意,组织成立干面胡同停车自管委员会,无论是制定停车和收费标准,还是选举停车管理公司,都让居民参与决策过程。2019年底,干面胡同引入“首钢基金微停车管理团队”进行停车管理。为有效推进智慧停车建设。街道、社区、干面胡同停车自管委员会以及微停车管理团队联合开展多次占道车辆清理行动,整治乱停车行为。他们同时对胡同停车需求进行梳理,广泛深入居民群众询问诉求,尽可能合理地设置车位。

  目前干面胡同共设置了124个车位,除居民停车外,还有政府机关、商业办公、民宿酒店、餐饮服务等多种业态的停车需求。为保障本胡同居民的停车需求得到优先满足,凡是符合三证合一(房产证、户口本、行驶证)条件的居民提出申请,由街道、社区初步审核资格,再由胡同停车自管会确认并进行公示,最终获得停车认证。现在,获得干面胡同主胡同停车认证的70余辆都有了专属停放区域。

  为提升运营效率,干面胡同还开放了共享错时停放区域。在早7点到晚5点间,区域内空闲车位可以对周边的办公需求车辆实施错时共享停车。即使有外来车辆白天缴费停入干面胡同的共享车位,晚5点前也会有停车管理人员提醒车主尽快驶离。另外,有亲朋好友来探访,居民可向干面胡同停车自管会提出申请,每月最多领取8张标注专属车辆的“居民探亲券”,停车3小时仅需5元。倘若3小时不够,还可以申请以优惠价享受胡同外的路侧停车。

  如今,干面胡同停车管理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胡同里的居民来说,最大的幸福感就是:实现了“停车自由”,晚上回家再也不用担心没车位了!

(责任编辑:常辰)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