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兴区文明办
时间:2021-07-12随着大兴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区域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及社区服务水平提升的期望也在日益增长。大兴区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家的事由大家商量着办”的重要指示精神,在社会建设领域推动“大兴社区复兴计划”,在党的建设、街区更新、社会动员、银发产业、精细管理等五个板块重点发力。这其中,“拉家常”就是基层治理有力抓手之一,以强化基层党组织引领居民自治议事协商制度为核心,以实现“拉家常”议事会工作平台全覆盖为基础,结合大兴区基层民主与共治自治实践经验,深化“拉家常”议事工作机制,拓展社区议事厅内涵和外延,推动社区治理精细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大兴持续深化“拉家常”议事会工作机制
为进一步强化“拉家常”议事会品牌推广力度,2021年6月,大兴区启动了“‘拉家常’牵手共建美好家园”主题品牌宣传月活动。6月19日,在全区20个镇街21个点位同时开展“拉家常”议事会品牌推广宣传日活动,广泛宣传“拉家常”议事会机制工作理念、工作任务与工作措施,加深居民群众对“拉家常”议事会的理解,提高主动参与的意识和意愿,普及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强化社区家长里短等各种重点难点问题解决的效果。
此次活动将区级主会场设于清源街道枣园社区,区委区政府领导、区级相关职能部门及镇街领导参加活动。
自2020年大兴区“拉家常”议事会品牌创建以来,我区在深入总结17个试点社区经验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工作,构建完善“区级-镇街-社区(村)”三级议事协商组织体系,提高“诉源治理”基础力量。全面进行规范指导,制定了7个机制性文件。广泛开展调研,深入了解基层工作思路、存在问题、工作成效、经验做法,不断优化完善“拉家常”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总结,充实“拉家常”议事会工作体系,为平台落地提供支撑。
下一步,大兴区各镇街将依托宣传月活动开展,紧密结合建党百年庆祝活动及重点中心工作落实两条主线,全力深化品牌。在党史学习过程中践行初心、牢记使命、服务为民,在“群众诉求客厅议、身边小事楼门议、治理问题社区议、难解问题吹哨议、效果评估回头议”的过程中将“拉家常”议事会品牌推广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里。
党建引领凝聚合力,多元参与协商共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深刻理解这一重要科学论断背后的科学逻辑,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基层党组织在处理基层社会治理中遇到的一些基本问题和具体问题能够遵循的重要方法。
大兴区将“拉家常”议事会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有效载体,在社区党组织的主导下,以居民关注、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导向,充分运用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深化辖区单位参与基层治理的广度和深度;运用“吹哨报到”机制,动员职能部门与相关单位回应群众诉求;发挥“拉家常”议事会的平台作用,畅通社区与社会力量参与路径,广泛动员楼门长、社会组织、社区群众、志愿队伍等群体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
同时,将“拉家常”议事会作为党组织和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建立社区党组织对“拉家常”议事会的引领机制,架起连接党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收集民意,汲取民智,思民所想,为民办事,把党的方针政策切实落实到人民群众中来,让每一位居民群众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切实解决居民群众身边的问题,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百姓事百姓议,开启社区自治新局面
随着《大兴区深化“拉家常”议事会工作机制方案》在各街镇、社区(村)中得到落实,“镇街-村(社区)-楼门(院)”的“拉家常”议事会三级工作体系也在全区范围内逐步的得以建立健全,各级机构明确职责各司其职,以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共建共治为核心,按照“议事在基层、治理在基层、解难在基层”的原则,融合了老社区、老居民、老邻居的生活习惯,为居民建立起遛个弯儿、聚个齐儿、侃个山儿就能解决身边事、社区事的议事平台。
相比于社区议事厅,“拉家常”议事会形式更为亲民,方式更为灵活,流程更为简洁,问题解决也更为高效,将社区议事厅的程序化议事化繁为简,把“单一开会”变成“侃山聊天”,把 “被动坐等”变成“主动发现”。通过“拉家常”让更多居民从冷眼旁观变为积极主动,从置身事外变为热心参与,把问题解在邻里,解在平时,解在楼门,解在身边,实现“小事不出楼门、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镇街”的“参与型”社区协商治理模式。
注重实效长效,提升精细化治理水平
2020年7月以来,大兴区在17个社区开展了“拉家常”议事会试点工作,总结形成了“党建物业联合体”“空中议事厅”“社区连心桥”等特色模式,并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注重工作实效,积极推进“拉家常”议事会试点经验梳理、建立相应工作机制、深化品牌推广等方面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今年,“拉家常”议事会平台建设围绕两委换届、疫情防控、物业管理、垃圾分类、矛盾排查化解、平安建设、社区治理等重点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协商常态,把创新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放在解决重要矛盾问题上,不断深化“拉家常”议事会工作机制,推动“拉家常”议事会平台逐渐覆盖全区。
同时根据《大兴区2021年“拉家常”议事会品牌推广任务清单》的工作安排,将于7月组织“拉家常”专家调研团队,以参访、座谈、观察等方式深入街镇社区(村)进行调研,认真梳理工作方案和工作机制的薄弱环节以及存在问题,结合工作实际,形成完善的调研报告推进社区精细化治理水平的提升。
为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拉家常”品牌工作走深走实、见行见效,深化议事会成员对“拉家常”的了解,提升工作技能,今年下半年,将紧密围绕“拉家常”议事会“六个一批”选树活动,深入挖掘“拉家常”议事会工作中涌现出的模范人物和事迹,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对社区(村)书记及议事会成员开展培训与交流,让“拉家常”议事会各方成员对“拉家常”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对自身的工作职责更加明确,提高工作能力,从而更好地为居民群众服务;统筹“拉家常”“十个一”系列活动,切实将“拉家常”品牌推广任务落到实处,真正将平台建设与品牌推广工作做精、做实、做细、做到全面覆盖。
民主协商“拉家常”,化解老旧小区电梯困局
甲15号院是林校路街道兴政中里社区所辖14个小区之一,房龄在20年以上,由于没有物业服务公司,小区的各项事务均由小区自管会以议事协商方式进行决策、管理。“小区内老年人居多,且大都住在高楼层,上下楼困难就成了许多居民的一件烦心事。”兴政中里社区党委书记史艳介绍说。为了给社区居民尤其是行动不便的老人创造更加便利的生活环境,兴政中里社区党委依托“拉家常”议事平台,召开小区自管会的扩大会议,召集社区党员、自管会成员、社区楼门长及各楼层居民代表,群策群力、共同协商、凝聚力量,决定抓住国家加装电梯的优惠政策,解决小区老年人出行问题。
统一思想,快速行动,为达成小区居民100%同意加装电梯目标,议事会成员与社区自管会成员“敲门入户”,以“一对一”的方式与居民“开天窗,说亮话”搜集居民想法、解答居民疑惑、化解居民疑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在短时间内就让小区内60户居民形成统一意见,同意加装电梯。
现在,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这项惠民工程已经在甲15号院落地开花,在这件事情上社区两委切实做到以居民关心、关注的热难点问题为导向,将居民诉求放在首要位置,发挥群众议事协商能动性,解决老年人“上下楼难”的难题,落到实地的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组织动员“拉家常”,护航疫苗接种“最后一公里”
疫苗接种对于疫情防控的意义重大且深远,对于出行不易的老年居民群体来说,这种保护更是必不可少。针对这一局面,榆垡镇各社区动员多方治理力量,发挥居民互助精神,打通疫苗接种的“最后一公里”。
新城嘉园南里社区通过社区社会组织成立爱心车队,为小区内60岁以上居民接种疫苗提供专车接送,共计提供服务30余次,切实解决辖区接种居民的出行问题;新城嘉园北里社区组织社区志愿者对有接种意愿的老人采取“门到门”服务,做到全程陪同,协助办理接种手续,为辖区内有接种意愿但又有困难的老年人开辟绿色通道;空港新苑等社区则针对社区老年居民进行电话调研与疫苗接种专项动员,安排专人在疫苗接种点进行接种登记,保证每一位需要帮助的居民都能得到有效帮助;椿荷墅等社区积极开展接种动员,充分运用楼门长与网格员机制,分片包干,针对老年群体普及疫苗接种后注意事项,同时确保第二针的接种率。
居民之事无小事,事事情牵社区心。切实地保证居民的健康,就是对于居民利益的最大维护,依托“拉家常”深入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方法,夯实基层服务基础、提升社区服务质量、传递志愿服务温度,切实保障疫苗接种工作有序进行,树立起新时代的疫情防控长城。
和谐稳定“拉家常”,“诉源治理”化解社区矛盾
高米店街道茉莉社区在党建引领下,充分发挥“拉家常”议事协商作用,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全力做好社区矛盾纠纷预防与化解工作,营造平稳有序和谐稳定的社区环境。
“在矛盾排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居民对楼道存放杂物的行为存在强烈不满,这不仅影响居民进出,破坏楼道环境,还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茉莉社区党支部书记周晖介绍说。
茉莉社区面对群众议题,一方面运用“拉家常”议事协商机制动员社区党员、物业代表、社区志愿者、居民骨干召开议事会,并多次前往现场进行“实地看、现场议”。经多次协商后,最终就楼道乱堆乱放问题形成统一意见。为落实会议成果,通过“吹哨报到”联动街道安全科、综治办、城管大队等相关部门,集结多方治理力量,建立协同作战、相互配合的共治共管格局,集中开展堆物堆料清理工作。
另一方面,则是运用“拉家常”工作方法,对于个别不配合清理工作的居民,则由楼门长发挥人熟地熟的工作优势,走进居民的客厅中,耐心沟通,说服居民配合工作,收回堆放物品,并向居民耐心解释在楼道内堆放物品容易引起火灾、影响疏散、招引蚊虫等危害,建立居民责任意识,化解潜在矛盾冲突。
基层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能否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考验着基层的治理能力。“拉家常”议事平台形成决议、落实决议,“拉家常”工作方法拉近距离、常来常往,一张一弛,张弛有度;一柔一刚,刚柔相继,这一弹性与灵活,使得“拉家常”成为社区对于社区矛盾时刻预防、全面掌控、精准研判、前置化解的不二利器。
重点工作“拉家常”,垃圾分类出实招重实效
华庭苑西区共有752户2200余人,于2019年成为庞各庄镇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基于小区租户多、人员不固定、流动性大的特点,通过入户“拉家常”、采用智能化垃圾桶、开展丰富多彩的趣味活动等系列措施,不断强化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和能力。经过两年的提升,小区环境更加整洁,完善的基础设施加上有力的管理举措,也使富力华庭苑西区被评为2021年第二批“北京市垃圾分类示范小区”。
垃圾分类不仅是基本的民生问题,也是美丽社区建设的题中之义,垃圾分类已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华庭苑社区不断探索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向纵深推进,包括垃圾桶集中点规范、专业队伍规范、志愿者队伍建立、转运车辆规范形成了完整体系,努力交出垃圾分类的“高分答卷”。
(责任编辑:甄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