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文明创建

西城5680米规范线给非机动车“立”规矩

来源:西城区文明办

时间:2021-09-08

给非机动车停放处划线

  如今,非机动车成了市民解决“最后一公里”的最重要代步工具,但随之而来的无序停放、无人管理、无人认领等问题,给城市管理带来严峻考验。近日,德胜街道在辖区开展非机动车停车点位施划停车线及标识工作,共施划停车线5680米、自行车标识545个,多措并举让非机动车“守规矩”。

  三步处理无主非机动车

  在积水潭地铁站附近,随处可见的非机动车成了市民出行的“拦路虎”,其中一些非机动车零部件短缺,车身布满灰尘。

  德胜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科长杨军剑告诉记者,非机动车中最让人头疼的就是无主非机动车,因长时间无人认领、无人管理、无序停放,车辆损坏较为严重,遇见早晚高峰期,人们着急上下班,在推拉非机动车时,这些“三无”非机动车就成了绊脚石,严重影响市容市貌。

  同时,处理无主非机动车更是耗时耗力,特别挤占空间。城市管理人员需要长时间观察非机动车停放区域是否总有“老面孔”,一旦发现,他们就会贴条,告知车主7日内认领。如果7日内仍无人认领,工作人员会把这些车辆集中管理一个月。一个月内仍找不到车辆主人,工作人员则代为处理。

  “被我们贴条的非机动车大多都少零部件,巡视工作干久了,这辆车是否有主其实一眼就能看出来。”杨军剑说,“处理报废非机动车有很多方法,但这样随意丢弃浪费的是公共资源。”

  规范划线也得挑日子

  早在2018年,德胜街道统一对非机动车划过线。由于道路翻新、市民出行高峰、共享单车集中停放等问题,原本清晰的停车线已经模糊。“我们一直在做修补工作,但要全面规范非机动车停车秩序,不能光修补,得摸清辖区需要规范非机动车停车的点位,并对点位的大小,容纳车辆的多少进行科学估测,这一工程最耗时。”杨军剑说。

  结合两年的摸底情况,德胜街道坚持规范交通秩序与文明城区创建有机结合,在前期组织城管办、社区居委会、街巷物业联合调研,以地面平整、不占用绿地盲道、不影响居民通行为前提,并结合实际工作中群众的停车习惯,对地区非机动车停车点位重新施划停车线和标识。

  划线时间选在周末的清晨。天微微亮,城市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就带着辖区物业人员行动起来,一部分人负责将非机动车挪出划线区域,另一部分人迅速拿着标尺、胶带、划线机器施工……“7月北京正值雨季,我们看了天气预报,中间正好有两天没雨,就起早划线。”杨军剑说,“找准点位后,施工就方便很多,现在科技进步,划线用的材料速干环保,提高了工作效率。”

  “规矩”需大家共同守护

  据了解,本次德胜街道共施划非机动车停车线5680米,施划自行车标识545个。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同时清理废旧自行车73辆,废旧电动车15辆、废旧电动三轮车5辆,回收不能使用的共享单车,码放共享单车3000余辆。

  在后续街巷停车秩序管理工作中,德胜街道将指导三家街巷物业公司,明确非机动车停车线及标识,在街巷管理上提供准物业服务,为街巷物业开展非机动车停车秩序管理提供便利。

  与此同时,德胜街道不断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将结合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和街区更新工作,将小巷管家、志愿者、三家街巷物业公司等多方力量联动起来,组织开展“文明交通你我同行”非机动车治理志愿服务活动,共同引导居民文明用车、文明行车、文明停车,用心共筑文明家园。

(责任编辑:吴思)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