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城区文明办
时间:2021-09-09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是集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平台,是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
今年以来,龙潭街道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整合多方资源,完善工作机制,建立组织体系,依托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1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应对疫情防控、爱国卫生运动、贯彻《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垃圾分类和光盘行动等各项工作,不断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组织活动架构
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紧贴群众需求,整合辖区资源,打造传统文化活动品牌。组织地区青少年、企业职工、居民志愿者广泛开展培训、宣讲、实践等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让群众在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中获得精神滋养。
让文明实践“走下去”、服务群众“实起来”,街道上半年共开展活动140余场次,累计服务群众一万余人。
完善管理机制
街道工委高度重视,形成部门协同、分类推进的工作机制,搭建地区群众共同参与的实践平台。
1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均有专属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且全部做到制度上墙、有服务项目、有指示牌、有活动记录、有队伍名册。同时加强专人管理,提醒活动人员整理保护好器械,维护活动秩序。
统筹志愿服务
依托辖区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1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街道充分利用“吹哨报到”机制,发动各方志愿力量,在养老驿站、社区小花园等重要点位,做好传统节日和重点时期的服务保障工作。
组建“578志愿服务队”、“街巷小当家”、“街巷小青年”等志愿服务队,建立地区志愿帮扶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机动部队”,多渠道充实龙潭新时代文明实践队伍。
强化项目培育
作为文明实践重要项目之一,依托CC·社区青年汇,围绕垃圾分类主题活动——“龙潭街道CC志愿蓝管家,五大主题闯关活动”,秉持“善思、乐活、精致、创新、幸福”理念,以游戏体验的方式促进社区居民学习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养成垃圾分类良好习惯;依托“578志愿服务队”,对居民进行引导,将垃圾分类主题项目活动扎根社区,扎实成效。
街道将以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为契机,进一步规范实践站阵地建设,发挥站点建设的最大实效,持续丰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让群众“身有所栖、心有所寄”。
(责任编辑:吴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