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顺义区文明办
时间:2021-09-10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宣布,支持北京打造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设立以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为主要特征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同月,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顺义组团正式挂牌,划定48.34平方公里,依托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首都机场临空经济示范区、中德国际合作产业园三大平台,聚焦七大产业,全力助推高质量创新发展。
时近一年,顺义区依托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首都机场临空经济示范区、中德国际合作产业园三大平台,聚焦航空服务、跨境金融、文化贸易、商务会展、数字贸易、医疗健康、国际寄递物流七大产业,落地76项高水平开放政策先行先试,创下多项全国第一,储备项目268个,累计新注册企业4899家。作为北京市“两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顺义已交出漂亮的成绩单。
85项区级任务重点突破:“两区”建设开展以来,顺义组团围绕85项区级重点任务,积极推进先行先试,为“两区”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截至8月20日,顺义区85项区级政策任务已落地76项,实施率达89.4%。
10项全国首创先行先试:“两区”建设以来,顺义区目前已取得76项政策突破,其中航材共享、跨境医药等10项是全国首创典型案例,探索出一批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
135个储备项目落地实施:随着世界500强博世工业4.0创新中心、威乐水泵全球第二总部等23个先进制造业重点项目落地,中德国际合作产业园进入发展快车道,发挥北京“两区”政策优势,对标国际经贸规则,推动中德国际合作产业园双向投资升级。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39个进驻部门,1500余个进驻事项,顺义区政务服务中心是目前北京市规模最大、集成政策和服务最多的区级政务服务中心,政务事项办理“只进一扇门”。
“两区”建设是进入“十四五”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政策机遇,作为“十四五”时期北京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子”,顺义区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推进“两区”建设不断跨步向前。坚持定期举办“两区”新闻发布会,截至7月末已召开5场新闻发布会。开设“两区”微信公众号和网站专栏,组织推介活动120余场,形成成果案例12个。开设全市首个“两区”建设“一窗通办”服务专区,制定为“两区”建设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成立涉外民事审判团队。积极推动“区域评估+标准地+告知承诺制+政府配套服务”改革,目前已编制完成试点工作方案,将更加有助于加快推动产业项目落地实施。
下一步,顺义区将牢牢把握“两区”建设发展机遇,主动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大局,充分利用“两区”政策叠加优势,用好用实政策,不断强化资源统筹,争取更多突破性先行先试政策在顺义区率先落地实施。同时,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持续释放政策红利,围绕主导产业挖掘产业链拓展项目,为境内外企业提供更好的产业准入机会,为北京更高层次开放发展贡献顺义力量。
(责任编辑:甄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