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密云区文明办
时间:2021-09-18太师屯镇中心小学共有教职工174人,学生、幼儿1131人。多年来,学校在求真教育的引领下,坚持以党建为统领,植根于山区教育实际,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办学特色明显。学校先后被评为北京市文明校园;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先进单位;密云区委区政府和区教委“先进党组织”;密云区“师德先进集体”等。
太师屯镇中心小学坐落于风光旖旎的密云水库东南岸,一校五址,全校共有教职工174人,学生、幼儿1131人。
多年来,学校在求真教育的引领下,坚持以党建为统领,植根于山区教育实际,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办学特色明显,得到上级领导和家长的充分肯定。
一、打造特色育人环境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品牌,一所学校的灵魂,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学校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四个方面着手,深化环境育人、特色育人。校园布局,绿化美化、文化长廊、楼道书格等处处是“求真教育”理念的诠释和呈现。在发展过程中,学校逐渐凝练形成被师生广泛认同的校风、教风、学风以及校训、校歌、校徽等校园文化符号。并构建以“需要、专注、去恐惧”课堂文化体系、“宽知识、养技能、长思维”校本课题研究、“互动互赏互促”课堂交往规则、“宽、柔、养、育”教育理念等内容为价值引领的学校文化内核。
二、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一)塑造德能兼具干部群体,用好班子领跑队伍建设
以“干部一日常规制度”为行为准则,细化干部职责,不断深化干部常态管理力度;以校长工作室课题研究为契机,强化干部带领团队教师进行课题实践,通过实践不断寻找新的“增长点”;以带头学习、带头上党课、带头家访、带头服务、带头奉献、带头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等为要求,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领跑队伍建设。
(二)创新师德建设举措,促教师队伍建设行稳致远
一是以学服人,锻造队伍。通过每两周一次的“学研”相结合的师德培训、求真教育故事大讲堂等活动以正师德。二是以德感人,树立形象。以明德、爱生、至善为立德目标,开展系列师德演讲、标兵评比等活动,引领广大教师牢固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意识。三是以研促教,强化师能。主要通过“校本研修”“专家引领”“岗位争先”“青蓝”工程等,促进教师业务能力提升。
三、活动育人特色鲜明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良好习惯培养、道德素养提升、健全人格塑造、正确价值观引领为抓手,全面构建德育工作体系。
特色活动:
(一)唱响“清水河畔”生态文明教育之歌
作为密云人,如何守好密云水库这盆净水,如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为密云的生态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学校立足清水河畔,积极谋划,开展了一系列以生态文明教育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我为家乡测河流”、“守护白天鹅”、“捡拾垃圾”、“发放倡议书”、“生态环境实地调查”、常态化开展“让天鹅常回家”主题班队会等等,让学生以“小科学家”的视野和“主人翁”的意识,深入体会生态文明的绿色思想,唱响清水河畔生态文明教育之歌。新华社、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日报、北京电视台、现代教育报等多家媒体相继对我校的系列活动进行报道和宣传。
(二)“开心农场”引导学生乐于劳动
学校坚持“五育并举”,深挖地域特色,以大带小、分类组合,建设‘2+N’劳动体验课程,即围绕两个‘开心农场’和若干校内外‘微体验’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切实经历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全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三)“光盘行动我先行”系列活动
在德育室指导下,少先队员自发开展“光盘承诺”签名活动,呼吁“光盘行动,从我做起,按需取量,杜绝浪费”。党支部、德育处、总务处联合开展了“光盘践诺、奖票为证”“党团队员桶前值守”活动。活动中党员、团员、少先队员志愿者成为光荣的“值守员”,他们监督检查每一名用餐者,为每一名“光盘”践行者发放奖票。学校以班级为单位每周进行“光盘行动”排名,并进行全校公示。“光盘行动我先行”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同学们节约粮食、文明用餐的思想意识,营造了“争做光盘使者”的良好氛围。据活动开展第一周统计,全校光盘1848人次,餐余垃圾由以前每天300多升,减至每天不足40升。
(四)小记者书写大文章
在文明校园的创建活动中,始终有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年龄不大,本领却不小——小记者社团。该社团成立于2007年,如今已经走过了13个年头。孩子用手中的相机拍下校园中美好的瞬间,用手中的笔和本记录校园所有的美好。他们的身影活跃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之中,采访师生,为来校嘉宾当导游,主持大型活动,发行自己的报纸,组建自己的电视台,还成功采访过两会代表,走进过政协礼堂,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处长面对面,和罗旭、杨坤、马未都等名人大家对话……他们虽是“小记者”,书写的却是“大文章”。
四、倾力课改质量为先
(一)抓实常态,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2013年校长工作室成立后,学校就把落实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作为研究的方向,多年来不断推进“情商智商合一、内修外扬合一”的课堂文化,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创新。从作文教学七步法到在市级专家康静涵老师的引领下的“以赏为核心的习作教育”; 从211模式教学到二次预习与第二课时的有机整合;从课堂观察到学生提问策略的研究;从小组合作探究到“互动互赏互促”教学方式的尝试…… 学校始终以“培养能持续学习和发展的学生、培养‘优势智能’得到最大化发展的学生、培养具有批判性思考力的学生”为育人目标而不断前行。
(二)创设“优势智能课程”,促学生最大化发展。
学校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为原则,以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指导,在放学后时间内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优势智能以及兴趣小组活动,以更好地延伸课堂学习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目前开设的优势智能课程包括舞蹈教育、项目研究(以综合实践研究方式推进的科技类课程)、文化传承(国画、串珠、书法、工艺制作)、体育与劳动实践(足球、水暖、木工、装修装饰)、逻辑与思维(数学与科技)、语言与表达(语文、英语),共计六门课程。
风雨洗礼,蕴积涵育。在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和家长的大力支持下,一代代太小人团结协作、锐意进取、爱岗敬业、勇于创新、以矢志不渝的坚持与传承结出丰厚硕果:学校先后被评为北京市文明校园;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先进单位;密云区委区政府和密云区教工委“先进党组织”;密云区素质教育综合评价“优秀单位”;密云区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密云区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篮球特色校”;全国少先队先进集体等。我们更是目睹着孩子们的可喜变化和一次次骄人的成绩。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知道工作还存在不足,还有差距,未来的日子里,我校将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再接再厉,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懈努力。
(责任编辑:边玮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