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城区文明办
时间:2021-09-18文明城区常态化创建就是要于细节处、于日常里践行文明行为、倡导文明之风。一起来看一看广外人在创建文明城区中,在规范“停放”和正确“投放”上的“常态化”坚持。
规范有序停放 让出文明道
近日,街道组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之“文明交通 你我同行”志愿服务,辖区志愿者积极参与,在达官营地铁站外引导行人规范停放共享单车。
早上8点,达官营地铁站外“小蓝”“小绿”“小橘”……不同颜色的共享单车很快“聚集”起来。有的人不管位置对不对看见空地就随意一停,有的人则是停得歪七扭八、一半车身都在停放区外。而我们的街巷保安需要一辆一辆将它们“归位”。
当天,地区志愿者身着马甲、戴上袖标,同街巷物业保安一起开始了地铁口文明引导之旅。
正式上岗后,志愿者们分工有序,有的跟着街巷物业保安一起将共享单车摆放整齐,有的在路口化身“小喇叭”提醒骑车的市民规范停放。
“一辆一辆码放整齐,摆得美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乱停放不仅影响环境,给他人出行造成影响,也给物业人员增添了负担!”活动后,家住红居街社区的高一学生王梓涵和她的3个好友和同学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共享单车、私人自行车是倡导的绿色出行方式,但绿色出行不只是“行”,文明行与文明停并行才是文明城市的底色。
垃圾正确投放 分出新时尚
新规实行一年多来,“两桶一袋”、厨余“破袋”源头减量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习惯。分类新时尚形成的背后,是志愿者们的坚持和居民对美好家园的守护。
抓傍晚“黄金时间”
对于小区上班族来说早出晚归是他们的标签,为了更好地引导这类人群正确分类投放垃圾,咱的垃圾分类引导员抓住晚上7、8点的“黄金时间”,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和引导。
宣传对象的“多元化”提升了垃圾分类的知晓率、覆盖率和参与率,引导员们的“用心良苦”,也让垃圾桶旁正确分类和参与桶前值守的年轻面孔慢慢多了起来。
社区“劝导队”上岗
近日,红居南街社区党委成立了垃圾分类“劝导队”,队员们纷纷表示将做好模范带头作用,敢对不规范分类说“不”,引领街坊共同营造分类新风尚。
为了给“劝导队”赋能,街道垃圾分类宣讲团成员还给队员们上了一堂,生动、全面的垃圾分类知识课。如今,在社区里准确投放垃圾的居民越来越多,成为“促进派”和主流人群,垃圾分类新时尚蔚然成风。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垃圾分类,不是嘴上说说,付诸行动最重要。
(责任编辑:张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