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城区文明办
时间:2021-09-23让垃圾也有漂亮的“家”
分类指导清晰明了,挥手感应柜门自动开启,扔完垃圾转身就有洗手区,轻轻松松让垃圾找到“家”……近日,新街口街道辖区内不少垃圾桶站完成“换装”升级,变身智能式密封型垃圾分类驿站。干净整齐漂亮的外观,让更多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使得周边环境更加整洁。
“孩子们,你们知道大棒骨是什么垃圾么?”“其他垃圾。”“答对了,真棒。”这不,在玉桃园社区玉桃园二区北门,一场“小手拉大手,你我‘童’行,共创美好家园”垃圾驿站启动仪式正在举行,这里,“诞生”了新街口街道玉桃园社区的首处智能式密封型分类驿站。
“智能式密封型分类驿站集垃圾分类政策宣传、知识学习、教学互动、语音提示等功能于一体,为辖区内居民提供垃圾分类‘一站式’服务体验。”启动仪式中,社区垃圾分类指导员详细为居民讲解该分类驿站的功能及投送方法;街巷小管家和家长们一同参与垃圾分类知识问答,在“承诺墙”上按下自己的手印,承诺从自身做起,从源头分类垃圾……大家在启动仪式共同欢迎智能式密封型分类驿站的“到来”。
驿站细化分区分类 不迷糊
玉桃园社区智能式密封型分类驿站占地约10平方米,外看,驿站主要包括厨余、有害、可回收与其他共四类垃圾投放区。投放区右侧配备洗手池、垃圾分类指导图及驿站服务信息。每个垃圾投放区顶部都设置提示灯,当红灯亮起表示垃圾已投满,无法继续投放。走入驿站内,还能看到配备的电风扇和换气系统,墙壁悬挂灭蝇灭蚊灯、紫外线臭氧消毒灯,并按相关要求配备灭火器、防毒面具等安全必需品。垃圾处理员李师傅说:“现在的工作环境比以前有了很大提升,居民垃圾分类意识也提高很多,我的工作效率自然也提高不少。”
听民意解民需 垃圾桶站“换装”升级
“之前垃圾桶站是露天的,夏天热容易滋生细菌,而且扔完垃圾后没地方洗手,有些不方便……”说起以前垃圾桶站的情况,社区居民们一致说道。
玉桃园社区党委了解居民诉求后立即响应,第一时间联系街道物业组,反映实际情况。街道干部与玉桃园社区党委多次实地踏查,走访居民,了解垃圾桶站对居民生活产生的不便;征集民意,收集周边住户对改善垃圾桶站的意见建议;召开业委会、居民代表协调会,商议如何引进垃圾分类驿站并进行选址;得到居民一致同意后,专业人员开始测量、修建……经半个月的施工改造,之前的垃圾桶站焕然一新,变成空间密闭、设施完备的生活垃圾分类驿站。
居民点赞驿站打造 好评连连
智能式密封型分类驿站的建立,解决了居民投放垃圾不便的难题,美化了小区环境,提升了居民分类意识,优化了社区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得到居民一致好评。“现在都很少有过去那种异味了,而且每次路过这儿都想凑过去看一下,这垃圾分类驿站真是挺好的。”玉桃园小区李大爷说。
参加“小手拉大手,你我‘童’行,共创美好家园”活动的小学生孙梓豪则说:“手往感应器前一晃,垃圾桶的门就开了,多卫生。洗手池更是好,扔完垃圾转身就能把手洗干净,以后我们家扔垃圾的活儿我都包啦。”
玉桃园社区党委书记于硕介绍道,下一步,玉桃园社区还将结合居民分类习惯推出“积分制”垃圾分类奖励方式,提高居民分类热情。同时,成立志愿服务队,建设全流程精细化管理机制,逐步将垃圾分类规定落实落细。
建设分类驿站、深化桶前值守。据了解,新街口街道将继续上下联动、整合资源、互相借力,解决好居民的烦心事、揪心事,让“低碳、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人心,让垃圾分类成为居民文明生活的时尚。
(责任编辑:边玮暄)